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四川造”无人船应用将更丰富

时间:2024-07-01 10:42:16  来源:四川日报

●“问江”型无人船由长江泸州航道局于2020年底开始自主研发制造,目前升级到第二代船型,已有3艘投用、1艘在建,主要用于航道水下地形测量、水文测量及远距离巡航等

●当前“问江”型无人船可通过搭载不同任务载荷系统,完成不同任务,既可搭载测深仪执行测量任务,又可搭载多波束测深系统执行水下碍航物探测,精准绘制出山区“水路图纸”

●人工驾船测量需出动一艘由6人操作、重达20余吨的日常航道工作功能船,每次执行任务油耗接近0.1吨;无人船重约0.5吨,巡航同样路线油耗仅0.018吨,不到传统方式的五分之一

●在深海测试中,“问江”型无人船抵御住了高1米的涌浪,并凭借船轻、吃水小的特点,利用自身携带的测深仪在海洋浅水域成功扫测出水深较为富裕的航路

●未来凭借灵活、多变等特点,将应用于海洋渔业资源调查与保护、海岸线勘测与维护、水环境监测与评估、海上风力发电场运维等更多更大场景中

“今日长江水位5.8米。”6月25日中午,长江泸州航道局江阳航道处工作人员忙活开来:大家齐力将“问江”型无人船放入江中,船舶驾驶员王森在电脑上设置好沿途航道巡航点位,通过遥控器开启无人船自动巡航监测模式。

“此次无人船巡航计划用时5个小时,完成神臂城长江大桥至小桃竹段共4.5公里的长江叉鱼碛水道测量。”长江泸州航道局江阳航道处副处长彭充介绍,利用无人船,江阳航道处每月开展一次常态化长江上游山区河段跟踪监测,实时准确掌握水下地形变化,使长江泸州段航道维护工作更加精确、高效。

除了长江流域,不久前“问江”型无人船还现身广东湛江海域,首次进入海洋开展测绘测试应用。该船由长江泸州航道局于2020年底开始自主研发制造。既能入江又能出海的“四川造”无人船,未来将驶向何方?

入江

替代传统工作船,精准绘制山区“水路图纸”

目前,“问江”型无人船升级到第二代船型,已有3艘投用、1艘在建,主要用于航道水下地形测量、水文测量及远距离巡航等。

“‘问江’型无人船长3.8米,最大续航6个小时。”看着无人船从江岸稳稳驶出,彭充打开话匣子,“换成以前,人工驾船测量完4.5公里的长江叉鱼碛水道,需耗时近2天。”

彭充算了一单对比账:人工驾船测量,需出动一艘由6人操作、重达20余吨的日常航道工作功能船,每次执行任务油耗接近0.1吨;无人船重约0.5吨,巡航同样路线油耗仅0.018吨,不到传统方式的五分之一。同时,无需船员出航,快捷安全,测量所得数据更精准。

不一会儿,无人船实时传回的航道数据显示在电脑屏幕上。“只要设定好航线和任务,无人船就能自主开展工作,既能自动巡航,也能手动遥控。”王森说。

为何要造无人船?长江泸州航道局工程师朱进渝解释:“为了替代人工,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准度,节约成本、降低能耗。”

“在水流较为湍急的长江上游,小船更有大作为。”朱进渝表示,“问江”型无人船是根据长江泸州段江水流速、地形地貌研发的。其密封性、抗沉性、稳定性好,续航能力强,适用于浅、险、弯、窄、急的长江上游山区航道。

“‘问江’型无人船在研发和建造时没有同类型船可以借鉴,全靠团队自己摸索。”参与研发制造的技术部工作人员罗佳男感触颇深,“造大船有标准配件,但建造这种微型无人船没有标准配件。团队自己设计好相关图纸后,一边上网比对各项参数,一边到实地采购配件、进行安装验证。”

“如今很有成就感。”罗佳男介绍,当前“问江”型无人船可通过搭载不同任务载荷系统,完成不同任务,既可搭载测深仪执行测量任务,又可搭载多波束测深系统执行水下碍航物探测,精准绘制出山区“水路图纸”。

出海

具备长续航能力,应用场景丰富多变

6月4日至16日,“问江”型无人船被运至广东湛江,在湛江海域进行了一次全能“体能测试”。

“我们根据远海特点,对无人船进行改装升级,首次进入海洋开展测绘测试应用。”长江泸州航道局副局长杨传华介绍,目的在于充分验证“问江”型无人船的稳定性、抗风浪性、抗腐蚀性及续航保障能力。

在接近2周的测绘测试时间内,长江泸州航道局技术人员将“问江”型无人船放置深海,进行了信号传输、耐久能力、防风抗浪以及水下探测设备拖带等多项测试。

“在耐久能力测试中,‘问江’型无人船自11时从港口出发、23时返回港口,历时12小时,离海岸15海里;面对无网络信号的海区,最终利用大功率数传电台实现远距离数据稳定传输。”技术人员胡平全程参与无人船的研发制造和出海测试,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航行过程中,在低能耗设备和高功率太阳能板的助力下,“问江”型无人船在未进行燃油加注和设备充电的情况下,靠岸后仍有15%的油量和80%的电量。“这充分证明我们自主研发的无人船的稳定性和长续航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深海测试中,“问江”型无人船抵御住了高1米的涌浪,并凭借船轻、吃水小的特点,利用自身携带的测深仪在海洋浅水域成功扫测出水深较为富裕的航路。

为丰富无人船应用场景,“问江”型无人船还进行了60千克配重条件下的水下探测设备拖带测试。经测试,拖带时航速稳定在每小时5海里以上,无人船停止后设备仍能悬浮于水中,确保搭载设备的安全。杨传华表示,这为今后搭载水下摄像机、水质监测设备、污染物追踪设备、鱼类探测设备等打下坚实基础。未来,“问江”型无人船凭借灵活、多变等特点,将应用于海洋渔业资源调查与保护、海岸线勘测与维护、水环境监测与评估、海上风力发电场运维等更多更大场景中。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杰 泸州观察 郭慧琳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县域发布
“快马”资中再“加鞭”[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