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佳)1月7日,全省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机制工作现场会在绵阳、德阳召开。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省委九届八次全会重要部署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推广德阳罗江等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经验,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面源污染,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省委副书记李崇禧主持会议,副省长黄彦蓉出席会议并讲话。
与会代表考察了绵阳市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工作和德阳罗江县农村垃圾生态处理现场。会议指出,建立农村垃圾处理机制是解决农村面源污染的根本性举措,是落实“三延伸”和推动城乡环境持续改善的根本性举措。一要抓好设施配套,对垃圾池、中转站、填埋场等设施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点、落实资金投入,特别是垃圾填埋场必须由县上按标准统一规划建设,真正建好管好用好。二要抓再生产业,关键是要搞好垃圾分类处理,完善可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加强回收利用,同时加强垃圾处理技术研发,培育引进大型垃圾处理环保企业。三要抓好宣传发动,重点是搞好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培训,对垃圾分类搞得好的农户给予奖励,广泛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四要抓激励问责,加大暗访、督查、曝光力度,将垃圾处理机制建设情况纳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考核,对推进有力的进行表彰奖励,对落实不到位的要严格问责。会议明确各县(区、市)党委、政府是建立“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机制的责任主体、实施主体,要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强化经费保障、队伍建设、宣传发动、督促检查,确保3个月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会议还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掀起新的热潮,干干净净迎春节。
会上,仪陇县、安县、剑阁县、罗江县、攀枝花市、成都市和省供销社就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农村垃圾处理作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