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奔向阳光 到西昌晒太阳

时间:2012-12-04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

老年人扎堆西昌晒太阳。

  阳光、蓝天、碧波、彝风,这是西昌的冬季符号。

  彝族年期间,成都地区的日均气温都低于了10摄氏度,寒意袭人。而在400多公里之外的西昌,白天的气温高达22摄氏度以上,这成为不少成都老人选择西昌过冬的理由。

  来自州旅游局假日办的消息,彝族年期间,全州共接待游客92.54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22.39万人次;一日游客70.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22095.25万元;自驾车37382辆;旅游宾馆酒店开房入住率达72.51%。川、滇、渝游客仍然占居主流。

  到“太阳城”去沐浴阳光、到“月城”去泛舟赏月、到“航天城”感受卫星发射,到中国最美的五大养生栖息地之一的西昌去养生,这成为雅西高速通车后川渝等地的游客到西昌旅游休闲观光的上佳选择。

  老年人扎堆

  闲情雅致晒太阳

  近年来,西昌这座春天栖息的城市,其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气候、浓郁的彝风成为了中国西部冬季旅游的品牌之一,越来越多的人们正享受着温暖的阳光之旅。

  11月27日,记者来到月色风情小镇,遇见了来自成都金牛区的吴文富夫妇。他们来西昌已有一周了,已是第二次来西昌过冬,老两口在邛海边的农家乐吃住。现年63岁的吴文富告诉记者:“冬天到西昌过冬,对于久居成都的老人来说是最合适的。每月花费也不大,两个人吃住耍一个月才花3000多元。”

  采访中,像吴文富这样的成都“晒太阳”一族还真不少。据不完全统计,选择在西昌过冬的外地老人超过了1万人。特别是从邛海宾馆到岗窑一带的宾馆、农家乐、度假村里,几乎每家都大量住着过冬的老人。

  重庆南岸区的黄远珍老人说:“我们这一批来西昌的共有10人,大家伙吃饭、住宿一起很方便,有事情还可以互相照应着。比起重庆的山多、雾多,西昌这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美景就很迷人,晒晒太阳、爬爬泸山,都很享受了。”

  阳光之旅催生“阳光经济”,到西昌晒太阳的外地人络绎不绝,一些老人甚至在这里一住就是几个月。记者粗略算了一下,如果一位老人每月花销1500元,这上万的老人一个月就可以为西昌拉动1500万元的消费。

  年轻人成群

  坐拥山水享美食

  除了老人,年轻人不仅青睐西昌的阳光和山水,还喜爱这里的美食。

  来自雅安的旅游爱好者周丽君说:在西昌,白天享受日光浴,吃烤鱼和醉虾,而晚上在邛海上乘船夜游,那皓月当空、邛池空明的意境太美了。

  邛海34平方公里,其中8500亩的水域被保护开发成湿地公园、观鸟岛、梦里水乡、烟雨鹭州,西波鹤影,不同主题的湿地串连成片。在这里,可以租辆自行车,在湿地公园的花田草木里串游,也可以租条船,穿梭在密密的芦苇岛屿中,看鹭鸶仙鹤在河滩栖息。

  而饭后,人便懒散了。湖边茶楼,就隐身在柳林花丛中。选一个靠湖的露天座,泡一壶当地的苦荞茶,看芦花摇曳,野鸟飞翔。这成为不少年轻人最具诗意的西昌回忆。

  今年彝族年期间,恰逢西昌举办第六届风情美食节。以西昌彝族、回族等民族及地方美食为主题,在邛泸景区举办了百人长寿宴、千人平安宴、万人风情宴等系列活动,推出了彝家宴、回族宴、藏家宴、渔家宴、农家宴、市井宴和西式宴等,这可大饱了好吃嘴们的口福。不少西昌的酒楼、餐馆、名小吃以及旅游景区周边的农家乐被纷至沓来的顾客挤爆,很多店内等吃饭的顾客从店内一直排到店外,饭店内堂热闹如庙会。

  令人惊喜的是,西昌特色菜南瓜鱼头汤和醉虾成了游客争相品尝的名菜。原来,彝族年前,央视《消费主张》专门播了西昌邛海的美食节目,不少人还是看了节目后特意来体验味道的。(凉山日报)

经济热点
四川换季消费拉动春日经济[详细]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