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黑竹沟:彝族美神故里 生态山水画廊

时间:2012-10-25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黑竹沟

•2000年2月,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2011年12月,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2年1月,被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

  “藏区有九寨沟,彝区有黑竹沟。”

  面积800多平方公里的峨边黑竹沟景区,既有北纬30°“中国百慕大”的神秘传奇,又有堪称世界级景观的秀丽风光;既是一片原始静谧的自然净土,又是一方彝族美神的文化乐园。

  而今,神秘、美丽的黑竹沟,更拥有三张响亮的名片: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黑竹沟金字塔

  当神秘的面纱渐渐撩开,当“甘嫫阿妞”迷人“复活”……峨边彝族自治县,这个小凉山中、大渡河畔的“璀璨明珠”,将以黑竹沟的天造自然、“甘嫫阿妞”的人文美丽,笑迎八方宾朋!

  黑竹沟 天造自然的生态山水

  黑竹沟景区,幅员面积800多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500至4288米之间。在这里,古木参天,箭竹丛生,奇花怒放,异石纵横,山泉奔涌,瀑布轰鸣,岩壁千仞,峰回路转,云雾升腾,气象万千,珍禽异兽,出没其间。猴鸣之声随处可闻,熊猫行踪随处可觅,集雄、险、奇、秀于一身,原始、珍稀、神秘、清幽于一体。

""

黑竹沟流金的河

  天造自然——美自天成

  有人说,黑竹沟很“神秘”。 指南针失灵、信鸽迷路、科考队员失踪……种种未解之谜,黑竹沟被誉为“中国百慕大”、“世界迷都”。

  有人说,黑竹沟最迷人。大熊猫的乐园、杜鹃花的王国、珙桐的世界……黑竹沟是一座天然的生物宝库;“日照金山”的壮丽、“女儿湖”的柔美、“杜鹃含玉”的晶莹……黑竹沟是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地质、天象、水系景观超凡脱俗,美自天成……黑竹沟是罕见的人间仙境。

""

黑竹沟马里冷旧景色

  万般风韵说不尽,黑竹沟最美定格: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黑竹沟—— 一片让人留连忘返的乐土,一块令人心驰神往的原始部落,大自然赐给人类不可多得的集观光休闲旅游于一身的宝地,“彝族美神故里、生态山水画廊”当之无愧。

  旅游开发——富民强县

  近年来,峨边按照自主开发与招商引资并重、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开发、打造精品景区的思路,不断加快黑竹沟旅游开发力度,努力将黑竹沟打造成“国际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

""

黑竹沟之梦

  整合文、旅、景、城资源,构建大旅游体系,加快推进“百里生态旅游文化走廊”建设等工作,提升旅游品质和接待能力。通过旅游带动彝族特色文化、餐饮娱乐、商贸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在文旅互动上充分整合资源,推出一系列“文旅套餐”:近年来结合旅游黄金周和重大节点大打“组合拳”:黑竹沟冰雪体验游、彝历新年民俗巡演、春暖花开走彝乡等活动异彩纷呈,叫好叫座。

  2011年,黑竹沟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风景区。随着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不断升级完善,黑竹沟风景区正逐步进入世人的视野,成为游客体验小凉山人文和自然风光的最佳选择。

  迈向“国际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峨边步履铿锵!

""

雾染黑竹沟

  甘嫫阿妞:人文美丽的传世经典

  峨边彝族文化是一座丰富的文化宝库,几乎涵盖了语言、服饰、建筑、节日、信仰、习俗、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

  浩渺神秘的彝族毕摩经卷文化,传唱不绝的永恒史诗《勒俄特依》,感天动地的不朽传说《甘嫫阿妞》,教人礼善的教育经典《玛牧特依》,语言艺术的精粹《尔比》、《克哲》等都是彝族先民奉献给人类文明的传世经典。而作为彝族“美神”甘嫫阿妞的故里,“甘嫫阿妞”这张文化名片最为“动人”。

  动人传说

  甘嫫阿妞,相传这位出生在明朝成化年间的彝族姑娘,是美丽、勤劳、善良的化身。为了追求自由和爱情,她始终不屈服于官家的淫威,和治达为代表的统治者抗争到底,直至最后自缢。

""

鱼洞河泛舟

  “绝色美女求贞洁,香魂渺渺离人寰”,一个绝色美女演绎了一个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一部惋惜悲壮的民族爱情史诗,留下了一曲悲惋的忠贞之歌。甘嫫阿妞的故事在大小凉山广为流传,人们创作了长诗《甘嫫阿妞》。这位纯真善良、坚贞不屈,用生命捍卫自己的圣洁和尊严的“美神”,被后辈彝家儿女代代传唱,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文化传承

  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增辉。

  早在 2007年,峨边经过精心策划,将甘嫫阿妞感天动地的故事搬上舞台。大型民族音乐剧《甘嫫阿妞》的问世,让峨边千年彝风显露风姿,同时融汇新的时代精神和价值认同,打造出全新的“甘嫫阿妞”文化名片。

  近年来,依托“甘嫫阿妞”品牌载体,峨边成立“甘嫫阿妞”彝族文化研究会,先后成功举办两届“甘嫫阿妞”艺术节,赛美、赛装、赛歌、赛乐、赛舞,彝族风情展示渐成特色。

  2010年以后,峨边彝族特色文化强势出击:

  ——“文化进京”,参加民歌中国栏目《魅力峨边》的摄制,在央视平台向世界展示小凉山彝族民间文化的无穷魅力,引来世人的关注;

  ——高水准制作的民族歌舞音画专辑《佳支依达且别拉》问世,“彝族歌舞之乡”再添奇葩;

  ——年轻歌唱组合“彝组合”,在全国声乐赛场和各类选秀节目中屡获佳绩;

""

甘嫫阿妞音乐剧

  ——“毛坪山歌”为代表的民间歌舞挺进西部歌会,摘得银奖;

  ——彝族“手工刺绣”、“泡水酒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种展场争相亮相,夺人眼球。

  峨边彝族传统文化正逐渐走出山门,花开墙外,香飘寰宇。

  “以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用产业支撑托起彝区群众致富梦。”在“十二五”规划中,峨边把建设民族特色生态旅游县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提升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仅2011年,全县接待游客73.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2亿元。到2015年,力争全县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亿元。

""

同一首歌走进黑竹沟

  在峨边,乐山旅游金三角“峨眉山—乐山大佛—黑竹沟”最后一级正在形成,全省旅游版图“藏区有九寨沟、彝区有黑竹沟”的格局逐渐凸显。

  黑竹沟的天造自然、甘嫫阿妞的人文美丽,“两张名片”的融合互动,“彝族美神故里、生态山水画廊”——峨边,正绽放无穷魅力,谱写华丽篇章!

经济热点
四川换季消费拉动春日经济[详细]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