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古驿渠坝

时间:2011-12-15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渠坝是一个古老的驿站,所以俗称渠坝驿,在许多老地图上都能找到。下出川渝,上走云贵,是马帮和官家息脚的地方。行政区划中,渠坝又是泸州市纳溪区的一个乡镇,所以又叫渠坝镇。渠坝镇地处西南出海大通道,川渝高速、川黔高速、321国道等交通命脉在此交汇,续承了渠坝古朴的繁华。那些小巷深处的青石小道,那些临街的雕花门窗与屋檐,那些沿永宁河流趟的船工号子,让人记起那些马铃儿声声商贾如云的岁月。光阴如水,繁华依旧,虽然细密的马蹄声与成群结队的马帮早已消失在年轮的深处,而商客还是那样如云来往,络绎不绝,还有那些山林古道边的人文风景与故事传说,更值让人亲身探密。

  天星桥

  天星桥是一座深山溪沟上的小桥。小桥虽小,但覆盖着一个庄园和一个村子的名字。

  天星桥所在的村子,取名天星村。天星村只有1800多人口,四面是高山,一户一户的人家闪落于青山绿水之巅,像似满天的星斗一般。天星桥旁边的庄园,也取名天星桥。从房屋的规模和建筑的结构不难看出,这里曾经居住着大户人家。房屋成“品”字形分布,从正门进入,分上下三屋,全是四合大院。每个大院里有天井。正房居于其上,两边是厢房,成中轴对称布置。随着时光流逝,多数房屋已经破败不堪,也有改建成小洋楼的,与庄园的古典结构格格不入,但也张扬着现代乡间人家的幸福。走在庄园里,偶尔从那些破旧的木窗、低垂的屋檐和巨大的石刻上,还能找到屋主曾经的富有。那些雕刻,有花、有木、有鱼、有兽,有山河风景,有青溪唱晚,有人物嬉戏,有故事传闻,细细品读起来,让人感觉深山人家视野之广阔,目光之远大,胸怀之深博,一点也没有世外人家那种不闻世事的自我封闭与禁锢。

  相传,天星桥庄园里居住着一个大户人家。说是大户,其实一年也只能收一百多担租子,最多算一个小资产阶级。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早脱贫致富了几年。大户人家和许多地主一样,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他有着地主剥削阶级的本质就是不劳而活,却没有地主剥削阶级那种奸诈与凶残。他有着乡间地主的省吃俭用节衣缩食性格,却没有乡间地主那种钱公鸡一毛不拔守财奴本性。天星桥门前是一条小溪沟。溪沟常年流水,涓涓细流虽然美丽,但涨水时节,山流涌出,怒吼向东,能吞掉过往行人。大户人家见村里群众过河涉水不方便,有时还给村里人带来悲剧,便起了善心,个人出资修建了一座小石桥。一桥通南北,也接通了村里人的幸福生活,更联通了村里人走向山外的大道。村里人齐举大母指称赞,说大户人家真是上天下界的好人,动了一颗爱民如子的善心。天动善心而建,小桥便得名“天心桥”,又叫“天星桥”。大户人家的庄园也被当地人叫着天星桥。而这个大山里的小村子也取名“天星村”。

  你别说,天星桥还真是奇怪。小桥架在小溪上,中间只有一个桥墩,两边各由两块大石板搭成,共计四块石板。一座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石桥。多年来,小溪不知涨了多少次水,大山里的洪水不知冲击了多少次,小石桥依然如故,没有被冲毁破坏,还是牢固地处于风雨岁月中一路走来。有人说,这是善心所固,凡间风雨又能耐何?

  立石埂

  立石埂是一个堆着石头的大山埂子。立石埂有两个叫人不得不称奇的地方。一是石头的来历。川南丘陵一个普通的大山土埂子,方圆四周几里地全是土层,长满了树木和杂草,而偏偏山顶上堆着好几砣大石头。二是石头的分布。许多地方的石都是埋在山上的泥巴下或半身露出,分布非常杂乱。而立石埂上的石头全部立于地表之上,成线形状分布。石头不是紧挨着,而是一砣一砣地隔着,中间有一定的距离。每两砣石头间的距离大致均匀。几十砣石头成一条长线分布在山埂子上,长有800多米,真是绝了。石头有大有小,全是椭圆或半圆形的,每一砣石头都向天“立”着,“立石埂”也就得名于此。

  立石埂是有来头和传说的。据当地人传言,立石埂与姜子牙修桥有关。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的某一年的某一天,姜子牙云游出落于此地,见附近的永宁河上没有桥,当地老百姓过往十分不便。姜子牙动了真情,想在永宁河一个叫闸栏子的地方修一座桥方便群众。姜子牙是高人,少不了要动用仙风道骨,腾云驾雾,显两把身手。姜子牙这阵势,让当地的一个老石匠很是不悦。老石匠总想修理一下老姜。老石匠连夜连晚在观察姜子牙的动静,想找个可曾之机为难一番。老石匠接连观察了七七四十九个晚上,终于看出了姜子牙的门道。原来,老姜是每天晚上出工,从上边一个叫哑巴岩的地方取石头,然后把石头像猪儿一样一路赶着到闸栏子去修桥的。每天鸡叫时,姜子牙准时收工,不赶石头了。老石匠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眼看姜子牙修桥就要完工。一日,半夜,老石匠便躲进山来,看着姜子牙像猪儿一样赶着石头忙着行路。老石匠便在山林子里装鸡叫。没想到,一鸡唱鸣,引得村子里的鸡全都叫了。姜子牙听着鸡叫,以为是天亮了,仙风道骨再不显灵,猪儿也全部变成了石头的原形,一路闪落在山埂子上。从此,这一路石头再以赶不动,姜子牙也放弃了修桥的事儿,云游他乡去了。

  仙人遗留之物,立石埂还真是一道风景。远远望去,一个饱满的山埂子从大山梁子上突出,一遍茂密的林子碧绿于天地之间。走入其间,那些成线形分布的石头,圆圆地立于山埂子上。有两块被人称为猴儿石。猴儿石由上下两块构成,上大下小,吹大风或用手指轻轻一点就能整动。但千百年来,它就是不掉下来,让人感叹人间天地造物之神奇。

  万岁崖

  万岁崖是一个又高又大的县崖绝壁。万岁崖紧挨着立石埂,与天星桥是同一个大山梁子。万岁崖是川南地区很普通的一个石崖,放眼四方都能找到,但上面的石刻却让人睁大眼睛,连声叫奇。

  万岁崖上雕刻着五个大字:毛主席万岁。不用问,石刻的年月肯定是那个人人都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由当地的群众所刻。五个大字平行分布在石崖上,上下平整,间隔均匀,字体工整。每个大字高约五米,宽约3米,深约3米,五个大字总体占地面积有200多平方米,石崖高有数十米。不难想像,这是一个多么宏伟的工程。当年,在那样的岁月,那样的施工条件下,要在这样高的山崖上雕刻上这幅标语,肯定会动用不少的人力物力。据当地人讲,当时,足足动员了四十多个人,花了半年的时间才完成。风雨几十年过去了,石刻字体上的白石灰至今都还完好无损,可见当时工程质量是过得硬的。当然,石刻向石崖里深挖了三米,上深下薄,便于雨水外排,大风大雨和石崖上的流水是浸蚀不了的。

  现在,石崖上的石刻大字巨幅标语几里路之外就能望见。石崖处于一个深山湾沟里,四周风景秀美,绿林修竹间常有野鸡、野鸭、野兔、松鼠等精灵出没。村里人把石刻当成当地一宝,进行严格的保护和爱护,还取上一个好听的名字:“万岁崖”。可见得当地的民风和对伟大领袖人物的祟敬,也看得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感恩之情。

  一个古老的驿站,流动着几多美丽的风景与传说,时光飞逝,人流飞渡,偶有闲余,在那些山林美景和历史传说中走走,让人倍感人文的厚重和市井以外的轻松。

经济热点
四川换季消费拉动春日经济[详细]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