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从洞出
洞子场至今还是一个中心村。从聚居的人口和那些青石古街不难看出曾经的热闹和繁华。两山之间,一条小溪顺流而出,像一条玉带,蜿蜒数十里。两座大山伸出两埂,像两条巨膀相合。两山之腋,一个古镇悠闲地落坐于此。一条大道直通南北,一条大道通向东西,两条道路交汇于此,联通着上下左右好几个场镇,洞子场没有不热闹的理由。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周围天天有场镇逢场赶集,往来客商成群,过客匆匆。在此息足的,喝茶的,喂马的,住店的,谈生意的,收山货的,遥远的古镇总是流动着往来的身影,马帮成群,商队如织,青山绿水的静寂中涌动着尘世的游戏和生命的搏击。
洞子场门前有一条小溪,俗称“马河”,又叫洞溪河。一条小溪从青山绿壑间一路小唱而来,两岸丝竹成行,山埂成队,农舍成云,风景如画。小溪行数十里,一头扎进一个回水沱,再从一个不大不小的水洞冒出。平时,水洞与溪水恰恰相符,一洞正好能容纳下一溪之水。水洞常年形成一个大的漩窝,成为小溪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相传,女娲补天时,修道于绿竹青山之巅,一日,随手在此取出一石,补向天空。天空到是补住了,地上却留下一洞。这一洞到底还是神仙留下的手笔,它就能吸纳下一溪之水。神仙造洞,万水归一,溪赴洞来,水涌洞出,“洞溪河”的名字由此而来,洞子场也得这方山水的灵气。
洞子场不大,就只有一条小街道,长不过几百米。街面上铺着的石头可不小,长有四五米,宽有一两米,约有半米厚,少说也有一千多斤。一个偏远的镇子要建造这样扎实的街道,可见设计建造者的良苦用心。场镇上曾经有盐店、酒馆、马店、烟店等十多家商号,两边全是雕花木窗和木制建造物,是典型的川南古民居建筑。临街铺面集中处还建有戏楼和观景台,供来往客商悠闲娱乐。
风雨数十年,时光长流水,古镇的繁华早已消失在岁月的长河里。那些红砖青瓦的小洋楼早早抹去了历史流光,只有街道上偶尔闪存的青石板,还留有当年古镇热闹的迹痕,让人不得不感叹时光飞逝。
三嘴成景
凤凰嘴、石高嘴和青龙嘴都是洞子场周围好听的大地名。三嘴成“品”字形分布,每一个嘴都有一坡美丽的地形地理和一段动人的传说,囊括下了洞子村的最神奇风景。
凤凰嘴地形奇特。从大风垭一路看来,群山连绵,风吹动秀,绿浪微起,峰峰相连数十里,偶然突出一山,形如凤凰展翅,独立于万山之中。从远处看,山形灵动,象极了一只火凤凰。早年,凤凰的头部恰有一人家看准了这方风水宝地,修建了一个大庄园,取名:凤凰嘴。这地方果然是灵性之地。据当地人讲,凤凰嘴出过不少有名有姓的大人物。其中一位名叫刘斗三的人物,文武双全,不但饱读诗书,还能日行百里,一步能上墙越房,曾经在蔡东坡将军手下干事,官做到了侍从一职,相当于现在的参谋或秘书。凤凰起落,凡间得利,人丁旺盛,凤凰嘴现在也住着十几户人家。
石高嘴是一座大房子,建在一个石头梁子上。川南地界一个普通的山梁子,随着风水而来,全是石头。石头脉络行至一个大山前,突然向上翘起,形成一个方圆十多亩的平地,正是修房建屋的好地方。从民间风水讲,也有乡下老人说起,石高嘴的山形地貌特征像似一个石虎卧睡之地。石高嘴的房屋修建在卧虎的头和颈部之间,后人是衣食无忧的。这只是一个民间的美好想像罢了。不过听说石高嘴也出过大户人家,相传几代富裕的。最旺盛时期,一年能收上百担租子,到成了脱贫致富的先行者。看来卧虎也非病虎,沾点灵气,一心向好还是可能的,只要心态正确方法得当。
青龙嘴不用介绍大家都知道,山形像龙。只是此青龙非彼青龙,它是有传说和来历的。相传,洞溪河中有一龙戏水,时常在夜里出来危害当地庄稼、牲口和人命,成为当地一患。一日,有一老道高人半夜路过于此,住在当地的一户人家。老道见人家家贫如洗,还是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他。饭后闲聊,主人向老道哭诉了青龙成患一事。老道动了善心,决心降服龙妖。深夜,老道躲进山林深处,只等妖龙出现。不久,风声大起,一阵电闪雷鸣过后,妖龙从洞溪河中腾出,果然来了。只见老道使出一把大剪刀,一通乱剪,妖龙的胡子全被剪掉,回不了水里。老道又满嘴念叨了一番,妖龙被定于山前化着青山,胡须落了一地,全成了条状石块。老道走时,还献给了主人家一计,鼓动他把房屋修建在龙的头上,既震住了妖龙,又能赢得世代的富贵。老道走后,主人家听了老道的建议,把房屋修建在龙头上,从此买田置地,生活富足。“青龙嘴”这地名由来于此。故事就是故事,富贵非一夜能成,只是为人们茶前饭后添了好些笑资。
天井育田
天井田紧挨着青龙嘴,也是洞子场附近的一个大地名。天井田四周方圆几里地全是一湾一塝的良田熟土,是洞子村的粮仓。
相传,有一年天旱,村子里好多人家都干断了水,生活十分困难。村子里一个大户人家广修善事,个人出资请了十几个劳动力在村子里四处找水。找水的人一连忙了几日,终于在村子的一山沟田块里找到了一处地方,土壤湿润,像似有水源。可是,一帮人足足挖了七天七夜,不但没看到水渣渣,就是每天白天挖出再多的土,晚上一过,第二那里又长平了。村里人都觉得好生奇怪。有一天晚上收工,天黑净时,其中一人忘了带回锄头,便回到工地寻找。那人走到工地,无意间听到一个微弱的叹息声:好险啊,他们终于收工了,要是再挖,就挖到我的背脊骨了。那人赶紧回去把人马带回来,打着灯笼火把连夜挖土。挖到半夜,出水了。只是刚出来的水是血红色的,后来就清澈带甜。据说,那水是挖断了青龙的动脉涌出而来。山野田块,是从天而降的神水,救了一个村子的人家,村里人喜称为“天井田”。
天井田的井水当真不同凡想。常年保持有比两个大母指略粗一些的水流量,无论天干雨季,都只有那么大,经年不息,滋润着一方水土和民生。后来,那个大户人家为了保护好这孔水井,围绕着水井四周修建了房屋建筑。水井正处于房屋天井的中央。这个大户人家的房屋已取名“天井田”。现在,天井田那些老式的房屋已经破败淋落,早没有一个大户人家庄园的模样。只是那口水井还在,仍旧像一个天眼流动着清泉,养育着四面八方的农舍人家和黄谷桑蚕,收获着四时八节的丰满与幸福。神来之井,天地之水,让人恩典。
一洞一溪,一凤一虎一龙,一井一水,神奇中的无暇美丽,传说中的生命不竭,有向善、有向好,有向往,让人感悟自然之灵性,生存之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