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座落在古代交通要道上,是犍为、乐山、井研、荣县等县物资交流的旱码头,古代的繁华延续到今天,是人丁的兴旺,该镇以近6万人的规模,成为乐山市排在前列的大镇。走在青石铺成的老街上,昔日的热闹似乎扑面而来,商人艰辛的运输与憧憬,赶路人的热汗淋漓,小贩悠扬的吆喝,卖干杂的大娘安静的守候,天真的小孩欢笑着奔跑与嬉闹……这一切只缘于这条古街基本保持了原状,也保留了过去的记忆。漫步罗城古街,感受她就如一个没有经过修饰的美丽女子,隐身于西南的罗城镇中,值得喜欢历史、喜欢人文、喜欢建筑的人们,去细细品味。
一个地方最吸引人的是文化,有文化的地方就有故事。罗城古镇的形成,就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明代崇祯年间,一位外地秀才到此,看到当地民众缺水,生活极不方便,不禁口念“罗城旱码头,衣冠不长久。要得水成河,罗城修成舟。舟在水中行,有舟必有水。”通过改造建筑来解决缺水难题,当地人居然也认可这个办法,纷纷捐资修建,于是有了这座独特的小镇。
不同于那些已开发的古镇,罗城古镇是淡雅的,古镇里小店的店主很多都是当地的原住民,朴实诚恳,你绝不用担心质量或缺斤少两。在古街两边茶馆里,喝着茶、打着当地特有的二七十牌或搓着麻将的老人,露出的是知足常乐的如孩子般的笑容。
古街边有条小巷,两边是青青的砖墙,这些都来历不凡,从砖上“禹王”的地名标记、“民国八年”的年代印记等就可见一斑。往里走,在昔日的广东会馆遗址前,耸立着两头雄伟的石狮,高达四米,据说是我省西南最大的,由此可以管窥当年“湖广填四川”时的盛况、广东人的精明能干与雄厚实力。可能正是这种实力,决定了这条古街的与众不同。街中间的古戏台,其设计与建造,在川内堪称一流,而古街两边的房子,屋檐伸出覆盖了整条街,街上交易的人们根本不担心雨淋与日晒,在任何天气下,大家都可从容地进行买卖。是否正是广东人这种人性化、富有远见、大气的设计与建造,成就了这座古镇昔日的繁华,不得而知。
细细思索,其实可感受到设计者当初的匠心独具,旱码头的兴盛,势必引起强盗的觊觎,古街两头小,具有很好的防盗防抢功能,中间大,便于采光与通风,开展集会、看表演等活动,中部建设戏楼,可以满足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一个安全而热闹的地方,一定会生机勃勃。
旅游提示:罗城古镇离犍为县只有28公里,成都石羊场车站有高速直达班车,犍为县车站有班车直达,罗城镇规模不小,馆子较多,价格适中且味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