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多些政策阳光让农村教育挺起“脊梁”

时间:2012-03-22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民进中央向今年全国“两会”提交的提案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农村的小学减少了一半,平均每天消失56所农村小学,这成为诱发学生辍学的新影响因素。民进中央建议明确因地制宜撤并学校的政策因素,规定农村学校撤并的标准。

  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农村教育无疑担当着夯实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重任。正如国学大师梁漱溟所说,“中国是农村大国,要改造中国,从乡村着手,以教育为手段,来改造全社会。”也正是因为相关部门看到了这些,近些年来才有更多有关农村教育的国家政策出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显然是农村教育甚至是农村家庭之福。

  然而,国家早在2001年出台的旨在“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不少地方执行时逐步走形变相,不少地方政府甚至不顾客观实际提出“小学进镇、初中进城”等口号,将众多的农村学校撤并,成为诱发学生因上学不便辍学和频频发生校车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一政策实施10年导致农村小学减少一半才引起人们重视,无疑说明了相关部门对农村教育日常重视和了解不够。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农村学校无法与生源充足、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优质学校相比,但农村教育却始终坚守着那份平凡、孤寂。900多万名农村教师,长年累月默默耕耘在艰苦清贫的环境中。他们的爱与坚守,扛起了我国农村教育的一片天,撑起了无数农村孩子和家庭的希望,更撑起了整个中国教育尤其是中国基础教育的“脊梁”,成为教育事业现代化、国民素质提高的中坚力量,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现实中,对整个社会发展具有如此深远意义的农村教育,依然面临许多因素的制约:办学条件差,教师待遇低,教育人才匮乏等等。而随着大量农村学校的撤并,这些问题看似得到了解决,但偏远地方的孩子却因为到学校距离远、交通不便、家庭贫困等原因走上辍学之路,看似更新、更壮观的撤并后的学校,却因此失去了不少生源,一个个孩子在辍学中成为新的文盲,更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校车安全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国家人口素质的整体提升和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农村为本”。重视农村教育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农村教育发展战略及举措,不仅是国家科教兴国的需要,更是各级政府的执政理念,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行为。期待国家相关部门及更多的地方政府,还有社会爱心人士及专家学者,能多调查研究农村教育的真实现状,出台更合理、更科学、更具激励性的政策措施,让更多政策阳光普照农村教育,多一些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和投入,多一些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和推进,以达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狄书爱)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县域发布
“快马”资中再“加鞭”[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