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浙川携手 让更多人端牢“饭碗”

时间:2022-09-28 11:15:46  来源:四川日报

泸州市古蔺县箭竹苗族乡团结村7社的苗族工人正在对蜡染手工艺品进行画蜡。刘传福 摄(视觉四川)

浙江省诸暨袜机技师(右一)到沐川职中授课。受访者供图

凉山州喜德县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受访者供图

●2021年以来,浙川双方帮助农村劳动力到浙江省就业人数持续稳定在30万人以上,援建帮扶车间400多个,帮助省内就近就业超过8万人

●今年5月,浙川双方签署2022年东西部协作协议,指导落地企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吸纳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就业,带动持续增收

经历了半年潮头上的漂泊,9月21日,谢成苹回到岸上。他的家乡达州市宣汉县三墩土家族乡梨树村,满目皆是山,好多人没见过海。而此刻,在浙江省舟山市,这个27岁的小伙子刚刚度过了海运公司的海上实习作业期。成为正式海员后,他将拿到近1万元的月收入。

从梨树村到舟山市,从待业青年到职业海员,这条纽带,由浙川东西部协作织就。

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浙川双方出台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推进企业复工达产,稳定就业岗位供给。5月,浙江省与四川省签署2022年东西部协作协议,特别指出要指导落地企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吸纳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就业,带动持续增收。

浙川两地携手,让更多脱贫群众端稳端牢就业“饭碗”。

强项目

打造脱贫群众就业“蓄水池”

这段时间以来,巴中市通江县杨柏镇太平场村易地扶贫搬迁户刘远寿在家附近做起了管道安装等活计。他工作所在的通江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太平场村)建设项目,投入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1545万元,采用以工代赈方式,打造一个集产业、旅游、宜居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项目在加班加点施工,每天有200多元的收入。”家中有老人需要照顾,刘远寿无法外出务工,“现在在家门口就有活干了。以后我们村的路修好了,蓝莓、粮油产业发展起来,加上外地人来旅游,还有得赚呢!”

“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用社会化队伍。”杨柏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静向记者介绍,项目可吸纳务工群众240人,其中脱贫群众40人,含易地扶贫搬迁群众14人,务工群众在项目建设期间平均每人可获得7900元的报酬。

即将进入10月收获期,宣汉县东乡街道红界村的柠檬正在套果袋。去年,这些柠檬树还没有全部挂果,就已产生了300余万元的年销售额。今年,虽然前段时间的干旱有不利影响,但长势总体不错,“销售额有望达到500万元。”村委会社会管理员张杉杉说。

四川浓腾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术清介绍,2017年,公司在红界村流转了2200亩土地用于发展柠檬产业。2018年,舟山市定海区与达州市宣汉县结为对口帮扶县市,宣汉县东西部协作办先后下达协作资金380万元,新建柠檬选果厂房及冻库600平方米。村民除了每年按时得到土地流转费,还能在果园务工,赚取每天50元的劳务费。张术清介绍,加工厂房也即将投产,到时将产生更多岗位。

谋创新

多途径开拓脱贫群众就业新岗位

9月22日,来自凉山州金阳县老寨子乡哼里村脱贫户家庭的小伙子苦孝华,开始了在宁波市镇海区技工学校第三周的学习生活。“这边的天亮得早,6点半就起床了。”苦孝华最感兴趣的课程是机械制图和钳工,他期待3年后能成为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的工人。据介绍,他也是首批入选镇海金阳东西部协作“蓝鹰工程”的23名孩子中的一员。

金阳县委常委、镇海驻金阳帮扶工作队队长胡宗玮告诉记者,“蓝鹰工程”创新意味十足。以往的职业教育模式中,在金阳培训、在镇海就业,常面临着“两张皮”的现象,稳岗率低。“如今,探索校地企深度合作,开办企业定点培养班,实现毕业即就业,让金阳学子掌握专、精、特、新的技术,才能让他们真正‘飞’出大凉山。”镇海金阳东西部协作“蓝鹰工程”培训项目入选了2022年全国东西部协作示范培训班的典型案例集。

乐山市沐川县中等职业学校是“蓝鹰工程”的试点学校,校长张攀感慨,这一模式解决了县城企业资源和师资匮乏的问题,“以前的孩子,哪怕去了东部省份,起跑线也落后很多,要从底层一步步奋斗。‘蓝鹰工程’将孩子们往前推进了一大步。”现在,2019级机械加工与智能制造方向的31名学生,已经在浙江万安集团有限公司、乐山市京运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实现了就业,平均工资5500元。首批袜机维修班学生在校就已被企业“预订”,另有30余名学生通过高职单招、职教高考升入了高职院校,继续就读。

县城里,更多的人在谋增收新路子。

广元市剑阁县下寺镇,改造过后的帮扶车间“帮帮驿站”,20多位缝纫工正坐在缝纫机前忙碌。来自冠京村的马发英已经成了熟练工。今年初她和丈夫从浙江返乡,除了在“帮帮驿站”当缝纫工,还会一起去“帮帮摊”售货。

6月,由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广元市剑阁县东西部协作工作领导小组主办的“帮帮摊”项目在下寺镇启动。“帮帮摊”摊主大多是低收入人群,他们直接以进货价在四川帮帮摊商贸有限公司批发商品。“摊主甚至可以零押金领取货物。”项目运营方负责人金建红介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剑阁县就业帮扶车间纽扣、鞋盒等来料加工业务订单减少,“帮帮摊”把东部强大的商品制造能力和西部广袤的消费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结合起来,提供了新的就业可能。

抓服务

搭平台促联结授人以“鱼”和“渔”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才能使脱贫群众更好地匹配岗位需求。

登舟下海,对于谢成苹和其他学员而言,就是从未接触过的技能。舟山海洋经济、绿色石化两大产业面临着劳动力减少、老化的窘境。以订单式培养异地“石化班”“海员班”,让宣汉的就业人口在舟山稳定就业,两全其美。

掌握技能之外,还要找得到岗位。去年9月,国内首个东西部劳务协作数字化服务平台——“杭广共富云”杭州广元东西部劳务协作数字化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在广元市昭化区试点运行。目前,已在广元市县区设立云驿站44个,入驻两地917家招聘企业、79家创业服务机构,发布就业岗位9300余个,服务劳动者2.48万人。两地的劳动力和企业能够在云上精准对接,政策宣传、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视频面试、在线签约也能够一站式完成。“我们着力打造不见面、不落幕的‘云招聘’。”广元市农民工服务中心主任甘兴伟介绍。

今年4月,来自利州区东坝街道的解天斌等6名农民工,就通过“杭广共富云”智能终端查询到广元市剑蜀食品有限公司发布的招聘信息,投递求职简历,1天后便与企业进行了视频面试并在网上签订了劳务协议,月工资达4000元。“还有些脱贫群众通过平台报名了东西部劳务协作电工培训专班,培训合格后定点输送到杭州市的新能源企业就业,月收入能达到7000元。”甘兴伟说。

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以来,浙川双方帮助农村劳动力到浙江省就业人数持续稳定在30万人以上,援建帮扶车间400多个,帮助省内就近就业超过8万人。(记者 文露敏)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县域发布
三台焕新:一个传统农业大县的蝶变之路[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与康定市召开涉藏县域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