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眉山市委书记胡元坤强调 | 强化政治担当 高质量抓好反馈问题整改落实 全面提升眉山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时间:2021-12-15 09:57:04  来源:眉山市人民政府网站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和省委要求,高质量抓好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全面提升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以坚决的政治态度切实抓好整改,充分认识整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以毕其功于一役的决心和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韧劲,确保整改工作持续发力,经得起检验

■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抓好整改,按照整改时限和要求,研究完善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确保问题逐一整改到位

■强化督察执法,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用铁的手腕保护生态环境

■加快产业转型,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提速现有产业和企业的绿色低碳改造

12月13日,在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四川省情况反馈会结束后,眉山市赓即召开全市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会,市委书记胡元坤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要求,坚决落实省委彭清华书记部署,强化政治担当,高质量抓好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全面提升眉山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河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紫平,市政协主席黄剑东,市委副书记、天府新区眉山党工委书记刘先伟出席会议。

胡元坤在讲话中指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安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是对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重要检验。当前,眉山市已进入集中整改阶段,全市上下务必深化认识,把整改工作摆在全局突出位置,对号入座、照单全收、举一反三,较真碰硬抓好整改,确保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胡元坤强调,要深化思想认识,以坚决的政治态度切实抓好整改。要充分认识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自觉把反馈问题整改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要充分认识整改工作的紧迫性,严格实行“销号制”,确保整改迅速有力、效果实实在在。要充分认识整改工作的复杂性,以毕其功于一役的决心和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韧劲,确保整改工作持续发力,经得起检验。

胡元坤强调,要聚焦重点问题,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抓好整改。针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树得不牢,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差距等重点问题,全市上下要以案为鉴,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督察组对问题通报的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主动认账、坚决整改、务见实效。要扛起整改责任,按照整改时限和要求,进一步研究完善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倒排工期、加快进度,确保问题逐一整改到位。

胡元坤强调,要强化督导问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要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发挥市领导联系包保制度作用,把问题整改与中心工作、行业系统工作有机结合、通盘谋划,确保整改工作见行见效。要严格督导问效,通过“四不两直”暗查暗访、综合检查与专项督察相结合、深入一线“回头看”等方式,高位推动问题整改。要从严执纪问责,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强化监督检查,对不作为、不担当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格追责问责。

胡元坤强调,要坚持系统治理,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要强化督察执法,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用铁的手腕保护生态环境。要完善长效机制,强化生态环境考核激励,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分级约谈问责制度,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要加快产业转型,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提速现有产业和企业的绿色低碳改造,强化节能环保审查,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用有限的环境容量实现最大的产出效益。

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有关副主席,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市政府秘书长,市委、市政府有关副秘书长,市迎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组长、有关副组长,市级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眉山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幸)

经济热点
反向旅游的泼天流量 四川县域能不能接住?[详细]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学会动态
“青城论道:低碳能源共生发展”大会在成都圆满举行[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