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泸县县委书记肖刚:做优“东翼”冲刺全国经济发展百强县

时间:2021-12-15 09:23:40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泸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全面夯实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各具特色的功能支撑。其中,泸县、合江县为“东翼”,主要任务是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试验区、共同富裕先行区、川渝融合创新示范区。

连日来,记者走进泸县园区、田间地头、项目建设现场,探索在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振兴乡村中如何落实绿色低碳要求,在推进泸永江融合发展中促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农民和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以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促进川南渝西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泸县县委书记肖刚还向记者畅谈了泸县将如何发挥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在服务“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中实现自身大发展。

厚植发展优势 推动互通互融

冲刺全国经济发展百强县

冬日,乘着高铁沿绵泸高铁内自泸段疾驰,在泸县境内,目光所及之处,一片片高粱地进入了沉寂模式。泸县10多万亩酿酒高粱年产量已超过了3万吨,盛夏时节,全县遍布火红的色彩。借助高铁,泸县正推动高粱产业立足泸州、辐射川南各地,为打造“白酒金三角”提供产业基础支撑。

“通过绵泸高铁内自泸段,以及正在建设的渝昆高铁、泸永高速等交通项目的助力,泸县将更加拉近同‘白酒金三角’所辖城市的距离。泸县的酿酒高粱,未来市场更广阔。”泸县县委书记肖刚已然看到长远。

泸县实现高铁通车

开局

真抓实干 全域推动夯实发展根基

记者: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泸县各项工作的开局如何?

肖刚:我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概括。抗震救灾初战告捷。灾后重建工作正有力有序推进。

优势产业加快成势。产业园区扩面提质,医药产业园入列全省“5+1”重点特色培育园区;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水稻产量全省第一,泸县高粱+油菜现代农业园区创成省级三星级园区。

乡村振兴率先突破。40个村开展村集体经济融合试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成为全国“样板”,连续多年荣获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称号。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和社会大局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党的建设纵深发展。全县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国农村党员分类管理试点经验在全省交流。

记者:泸县是农业大县,在建设泸州“东翼”现代农业产业带实施过程中将如何谋划和部署?

肖刚:我们的思路是规划先行,在园区打造、产业集群和农业品牌化上下功夫。

比如说,我们接下来要着力打造“十亿级”产业园区,提质扩面现代农业园区,融合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乡村休闲农业,力争到2025年创成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个,园区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

再说“万亩级”产业集群,我们想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在玉蟾、福集等镇街发展1.5万亩以上粮油、2万亩以上有机蔬菜等产业,建设灾后恢复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在百和、太伏等镇发展0.5万亩以上订单式高粱种植基地,协同永川连片打造高粱、稻渔种养基地,建设泸州“东翼”现代农业产业带等。

我们还将大力实施品牌创建行动,做大做强晚熟龙眼、青花椒、牛滩生姜等本土品牌,打造一批全国有影响的“土字号”“乡字号”品牌,让泸县品牌走向大江南北。

布局

高位谋划 冲刺全国“百强”目标

记者:围绕奋力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这一目标,泸县将如何贯彻落实好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的部署要求,努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肖刚:“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为我们擘画了“十四五”发展蓝图,为泸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将全面贯彻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推动上级决策部署在泸县落地落实。

首先,以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紧紧围绕“一体两翼”发展战略,聚焦“突破800亿、跻身百强县”的总体目标,坚持高标规划、高起点推进。其次,主动融入泸州主城区一体化发展,为泸州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贡献泸县力量。

记者:工业经济是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泸县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肖刚:通过近年的发展,印证了“一园一区”发展格局就是我们要坚持的方向。我们将以临港产业园为依托,打造港产城一体清洁能源产业城,力争让临港产业园成为一个东翼能源发展的承载点。同时,用好泸县经开区这个平台“大手笔”规划产业发展:即发挥泸县现有的资源、区位等优势,把能源化工作为发展突破口和重中之重,聚焦白酒酿造、绿色化工、智能制造等产业集群,打造“千亿产业园”。力争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定位

“三区”齐驱并进 做强做大做特

记者:泸县作为泸州“一体两翼”特色发展先行区,将如何结合自身实际优势发力?

肖刚:泸县是东翼发展的桥头堡,是泸州唯一拥有“铁空水陆”多式联运的区县,发展优势明显。我们将抢抓机遇,全力建设新时代实力泸县、活力泸县、魅力泸县。

一是紧扣“绿色低碳发展试验区”定位,一二三产互动,加快推进“一廊一带”建设相关项目;布局粮油基地,打造现代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跨区域发展,融入泸永江优质粮油名优水果带建设。

二是紧扣“共同富裕先行区”定位,加快县城、云锦“两核”和玄滩、云龙“两星”建设,抓住“9·16”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契机,优化城镇空间格局和产业布局,通过“大组群,小组团”新城建设,形成产业体系集群,吸引外出务工人口回流,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人城境业共生共融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三是紧扣“川渝融合创新示范区”定位,加快推进渝昆高铁(川渝段)、隆黄铁路扩能提升,泸永高速、G93渝泸高速扩容和“泸东路”建设,实现更大程度的互联互通;深化与合江和重庆永川、荣昌等毗邻区的交流,抱团发展,在跨区域农业、旅游业、酒业等发展上下功夫,深度推进产业融合。

我们还有一个规划,准备在绵泸高铁和渝昆高铁之间建一条连接线路。这条线路,既是连接泸东新城与重庆的加强互通,也是提升泸县中部和东部辐射能力的快速通道,与泸州“一体两翼”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泸渝两地通道建设规划一脉相承。


(编辑/陈天航)

经济热点
反向旅游的泼天流量 四川县域能不能接住?[详细]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学会动态
“青城论道:低碳能源共生发展”大会在成都圆满举行[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