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资阳:给做好“后半篇”文章添动力

时间:2021-05-21  来源:四川日报

5月12日,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园区内,正在建设的高标准农田。王康 摄

随着大型拖拉机牵引着自动耕种机缓步推进,一块块稻田变成了黄绿相间的颜色——5月12日,记者走进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到处都是繁忙的犁田栽秧场景。

完成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以后,资阳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做好“后半篇”文章,加速释放改革红利,推动农业农村提档升级,持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丹山镇是雁江区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的核心试点乡镇之一。

1

连片改造农田加快农业转型

几天前,拖拉机和耕种机送抵丹山镇大佛村,该村党总支书记龚波松了口气。“去年我们组织人工抢耕抢种,还是晚了一个月,最后亩产不到250公斤。”龚波说,今年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全村有了2000亩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加上先进农业机械的助力,一定能打个“翻身仗”。

大佛村的2000亩水田只是个开头。在丹山镇,一个现代化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园初步建成,覆盖了原丹山镇和新场乡、回龙乡的2万亩耕地。

丹山镇副镇长许勇介绍,原丹山镇和新场乡、回龙乡本身就处于产粮区,丹山大米曾远近闻名。扩大水稻种植规模、重振丹山大米品牌,是撤并三个乡镇的着眼点之一。调整以后,新的丹山镇拥有227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包括20万亩耕地,水稻种植面积跃居雁江首位。

许勇说,在农村壮劳力减少的背景下,有田无人种、种了没人管的现象比较突出,“要在规模化的基础上实现机械化、多元化,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去年以来,雁江按照标准化、集约化的要求整合原本破碎分散的稻田,完善道路、水渠等基础设施,集中力量改出了连片的万亩良田。在此基础上,当地逐步推动机械化生产、信息化管理,机械取代人力成了今年春耕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当地逐步探索稻虾、稻鳅、稻鳖等同步种养和蔬菜、中药等经济作物套种、轮作,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实现了增产增效。

丹山镇党委书记李林介绍,该镇正努力延伸稻渔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科普教育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形态。

2

壮大集体经济夯实发展基础

“近日连续的几场降雨,让庄稼长得又快又好。”5月13日,在丹山镇楠木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的玉米地里,兼任专合社理事长的楠木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勇正在进行每天一圈的巡回检查,“这300亩玉米地,由村集体经营,是我们楠木村的新起点。”

如今的楠木村,由原新场乡的楠木村、万福庵村及原丹山镇的安全村部分村民小组合并而来。今年3月,楠木村进行了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的首次换届,34岁的王建勇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并兼任村委会主任和村集体经济负责人。

65岁的刘秀芳是村里的老党员,她告诉记者,如今楠木村上下都在谋发展,不少地方都在搞建设,“原先对合村还有些顾虑,现在来看,这是我们村的一次飞跃。”

“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以后,新楠木村成了新丹山镇的中心区域,全村拥有6000多亩耕地,这给了我们更大的发展空间。”王建勇说。

整合土地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夯实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王建勇带着村里的干部群众考察学习、集体讨论,决定整合300亩土地作为起步,先期种植玉米,后期轮作蔬菜。上个月,300亩玉米地完成了播种,长势不错。

围绕改善村里的生产生活条件,楠木村也下了不少功夫。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华斌说,利用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契机,村干部同村民一起谋划,争取下来不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已陆续启动实施。上个月,燃气公司的天然气已经开通,供水到户、公路到组的工程也正在快速推进。

3

细化服务管理完善治理机制

5月14日,针对辖区内的食品餐饮企业,丹山镇综合执法办公室协同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了一场随机抽查。作为镇执法办的主任,周文焘在一天之内跑遍了各个街区。

“随着执法重心下移,基层执法力量正在逐步聚合。”周文焘说。在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以后,丹山镇结合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设立综合执法办公室,专门负责行政执法和相应的协调处理工作,针对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场镇秩序等领域的乱象治理有了更直接、更有效的办法。

李林介绍,行政区划调整以后,丹山镇的人口规模大幅增长至12.9万人,而全镇工作人员编制总数140人,目前在编的只有120人。

“120人要服务管理好12.9万人,是巨大的挑战。”李林说,在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以后,丹山镇顺势开展机构编制“扁平化”管理试点,重新梳理设置执法办、产业办、经发办等部门,进一步细化各自的职责分工,并将120名在编人员重新打捆、混岗使用,提高了运转效率。

除此之外,“条块结合”的治理方式,也是丹山镇探索出来的“土办法”。李林介绍,在明确条线职责的同时,该镇将全镇划为9个片区,由班子成员包干负责,在森林草原防火、秸秆禁烧管控等专项工作中实行“片区为主、条线配合”,充分调动各部门资源力量,实现集中攻坚。

通过上下联动及时“补位”。去年以来,丹山镇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美丽场镇”建设为抓手,计划每年投入3000余万元,实现城乡垃圾转运一体化运行全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记者 吴忧)

经济热点
提质增效发力布局精制川茶 一片叶子泡出“川字号”特色产业千亿产值[详细]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与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共谋县域教育大计[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