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专题

时间:2012-05-23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于成都而言,农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2011年,农业增加值达327.3亿元,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三,农民人均纯收入9895元,增幅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同时,成都人均耕地仅0.45亩,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人均耕地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

  省委进一步明晰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路径。对接现代化、国际化的奋斗目标,成都农业发展的历史方位又在哪?

  坚持“以工促农、以贸带农、以旅助农”的思路,以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快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现代经营为基础、现代农民为主体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成都实践,将再为“领先发展”注入加速动力。(记者 刘莉 陈碧红)

  竞争动力:

  “系统工程”融合全产业链

  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休闲旅游业贡献约70%的GDP,解决了70%的劳动力就业,贡献了农民70%的纯收入……位于成都市三圈层的蒲江县,三个70%,浓缩出农业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与发展目标。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省第十次党代会强调,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农业不可缺位。依据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从初探现代农业布局,到首批整体推进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再到加快实现“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宏伟目标,成都的“大城市带大郊区”之路,行至新起点。

  “加快发展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的高附加值的现代都市农业,为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打牢本底和根基。”成都市农委主任郭金安表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一脉相承,必须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健全农业经营机制,不断完善农业制度保障。

  400万亩粮经产业“双创双建”示范工程保障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耕地保护补贴制度的推行,每年28亿元惠及170万农户;农产品精深加工率33.2%,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420家;形成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园区220个,乡村旅游收入38.4亿元……在成都,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初步显现出融合与聚集的张力。

  创新活力:

  “工贸旅”与“农”联姻

  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挖掘更高的“亩产”。成都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同时,科技创新也成为助其实现跨越发展的利器。

  在邛崃市,7个坝区镇乡突破镇乡行政区划,联手打造的“现代农业开发区”,已相继形成布局合理的高端种业、都市农业、循环经济三大功能区和农资服务中心、育种中心及农业专家大院。

  “这不仅为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原料供给,也为各镇乡发展特色农业体验游、乡村观光旅游提供了条件。”邛崃市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已建成6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个成都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户的带动面达到了65%以上,特色农业带活了当地第三产业发展,一、三产业实现了无缝对接。

  金堂县有“田岭涧”、崇州有“文井源”……农产品公共品牌在成都悄然生根,不仅改变了过去农户和企业单打独斗的发展局面,也已经成为当地以科技、品牌、质量强农的制胜“法宝”。

  到2015年,成都市农产品精深加工率超过50%、农机化综合水平超过80%、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超过70%以上,农民专合组织覆盖面达到75%以上……领跑“十二五”,成都立下新目标,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现代经营为基础、三产联动为特征、现代农民为主体的现代都市农业再迈新征程。●声音

  邛崃将强力推进“都市农业示范工程”和“产业联动富市工程”,目前已规划了300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开发区,正在按照现代农业开发区、都市农业核心示范区、示范园、示范片四个层面打造“成都一流、全省领先”的现代都市农业核心示范园区。还将积极探索贸工农一体化模式,依托红旗连锁,发展首期现代果蔬园区2000亩、依托中国名酒工业园发展优质红高粱种植基地15万亩、依托神威药业等医药企业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10万亩。

  ——邛崃市委书记刘兴军

  发展现代农业,崇州有自己的路径。将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推进“两主四辅”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打造全省有机农业产业强市;突出品牌打造,集成要素配置,增强资本运作,力争用2-3年时间培育上市农业企业2-3家;推进一三互动,集中连片打造田园化、生态化、景观化都市现代农业基地;创新发展机制,深化推广“1+4”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龙门山示范线高端旅游综合示范区、光华大道大双路示范线都市现代农业精品示范区建设。

  ——崇州市委书记范毅

  金堂将面向都市需求,连片发展以蔬菜、食用菌、水果为主导,以油橄榄、蓝莓等优新特产业,到今年全县设施农业、有机农业总量达到6万亩,努力实现“产量倍增”。加快竹篙镇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建设,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增加附加值,着力实现“产值倍增”。围绕“田岭涧”综合农产品公共品牌,并加快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推动实现“效益倍增”。探索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金堂县委书记王波

  大邑将突出特色和重点,以安韩王新片区为重点,加快五大农产品特色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推进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认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安西走廊沿线有条件的乡镇要按照“一线一品”和“一村一品”要求,集中连片发展景观休闲农业,打造出江青梅、安仁薰衣草、韩场蓝莓等农产品品牌,促进一三产业互动;要依托乡村旅游发展,高标准新建一批星级农家乐,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档次和水平。

  ——大邑县委书记周道富

  未来五年,蒲江县将坚持走“特色化、追赶型”的发展道路,深化“优质茶叶、水果、肉制品‘三业’并举,规模化、科技化、市场化‘三化’促动,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和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建设,全力建设中国优质绿茶产业基地、中国高端猕猴桃产业基地、国家级柑橘标准化示范区和中国西部肉食品商贸中心及产业基地。

  ——蒲江县委书记施跃华

  在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常委片区负责制、领导分工负责制、属地管理责任制等工作制度,切实强化工作责任和纪律要求,消除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中的盲点和死角,抓好“门前三包”等制度落实。要尽快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落到实处、快见成效、大见成效。

  ——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

经济热点
四川换季消费拉动春日经济[详细]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县域发布
“快马”资中再“加鞭”[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