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在农民工工作中的创新经验全国领先——
记者 白静 熊润频
“以品牌化思路抓技能培训”、“以一体化思路抓权益维护”、“以均等化思路抓公共服务”,这是我省在解决农民工问题中,创新的三大具有四川特色的工作经验。2月29日,国务院农民工办主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农民工工作暨家庭服务业工作办公室主任会上这样评价:四川大胆探索,以产业化思路抓转移就业,其开创的农民工工作新经验走在了全国前列。
关键词:品牌化培训
提升技能,农民工收入提高
2月29日下午,在自贡市高级技工学校川菜培训班,一锅让人垂涎欲滴的盐帮味“麻辣兔”刚出锅,10多名参训农民工追着老师打听“盐和辣椒的比例”等烹饪诀窍。“自贡盐帮菜在全国餐饮业都叫得响哦!”制作这锅“麻辣兔”的培训班老师曾云超介绍,自从该校学生在去年全省第四届农民工技能大赛中获奖后,培训班火了,学生找工作也更容易了!
我省按照品牌化思路狠抓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近年来,先后打造了“川妹子”、“川厨师”等四川特色劳务品牌和具有传统工艺特色的藏式唐卡、羌绣、绵竹年画等一批高级技能品牌培训项目,川籍育婴师、月嫂等培训项目行情看涨。目前,我省技能化培训、商品化包装、市场化营销等农民工品牌培训机制已成型。截至2011年,全省已有1900多万人(次)不同程度地参加了农民技能培训。通过技能转化,全省劳务收入从2005年的72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757.9亿元。
关键词:一体化机制
绿色通道,助农民工快捷维权
“外出务工小常识”、“履行您的义务”……2月29日,记者打开农民工综合管理平台——内江农民工之家网站,只见“怎样外出打工”、“遇到拖欠工资该找谁投诉”等与农民工有关的问题都能在上面找到。内江市就业局局长李奕介绍,内江今后还会将维权知识、就业信息等编成短信,通过手机平台及时向在外务工的农民工发布。
“内江农民工之家,是全省一体化思路抓农民工维权服务的试点之一。”省农劳办主任吴祥玉告诉记者,目前,我省已建立和完善了涉及农民工权益的各项保障制度,强化农民工社会保障,深化维权救助三方面一体化平台。
截至目前,我省先后与广西、海南等9个省市(区)签订法律援助合作协议,与广东、福建、上海等地30多个城市建立了工会维权联盟,省内农民工权益诉讼案件、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绿色通道”运行顺利。
关键词:均等化公共服务
多方关爱,留守儿童不再成后顾之忧
2月5日,广安市广安区大龙乡小学1年级学生熊兴杰顺利拿到了大龙小学转校生接收说明:“现在每天上学走路10多分钟就到了,在深圳打工的爸爸妈妈放心了,每天回家吃饭,可以省五六块钱呢。”
近年来我省以均等化思路,抓好农民工和留守儿童的公共服务。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坚持以输出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取消学费和借读费……截至目前,我省已建留守学生(阳光少年)之家4557所,探索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教育监护网络,全省100万留守儿童受到关爱。
截至目前,我省兴建了50多所农民工公寓和廉租旅馆,100余个民工救助中心和维权点。在四川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广东、浙江等省(市)建立了流动党支部15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