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落下帷幕

时间:2019-10-23  来源:四川日报

10月22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落下帷幕。数据显示:非遗节期间,500余家参展单位现场销售额达5000余万元,签约金额超1亿元;吸引570余万人次参与;吸引媒体报道5000余次,其中非遗节的微博相关话题点击量就达到1.6亿人次……

每两年一届的非遗节能够带来什么?对业内人士来说,可以通过论坛为非遗保护传承出谋划策,为非遗融入生活搭建起展示和销售的平台,而它在公众眼里,更是人们触摸非遗文化的欢乐节日。

脑力激荡激发非遗无限可能

在文旅融合及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本届非遗节不仅设立“非遗传承与旅游发展”的主论坛,还首次设立平行论坛,从“非遗在城市社区的传承”“传统工艺促进乡村振兴”等角度展开智力碰撞,来自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代表、专家学者以及传承人围绕主题分享优秀案例,畅享非遗的无限可能。

传统工艺如何振兴乡村?成都蒲江明月村的模式,受到与会代表关注。非遗如何助力旅游?茂县新羌城、成都宽窄巷子提供了鲜活借鉴。最古老的非遗如何与最年轻的动漫结合?“非遗动漫化的探索与应用”论坛上,《大鱼海棠》里的福建土楼以及《狐妖小红娘》里的非遗元素,让大家看到了非遗传承创新的不同方式。

“打造一个专业化学术高地,共话非遗保护新路径。今年非遗节论坛的这个导向作用特别明显,对于非遗保护发展有着切实推动。”四川大学教授李祥林说。

搭建平台有展示更有商机

本届非遗节主题展览多达6个,聚集了42个国家和地区的910余个非遗项目。此外,还有各种展演、竞技活动。

“非遗节是我们展示传统非遗技艺的好平台。”一名来自新疆伊犁州歌舞剧院的演奏家说,当他们在广场上弹起冬不拉,周围总是围着一群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展,让人们看到了非遗在这两方面的努力成果。唯品会主导的彝绣创意产品,完全可以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壤塘觉囊唐卡的传习,让当地牧民得以增收。

对更多参展人而言,非遗节还意味着商机。一个非遗创意设计作品授权展,6天签约5510万元,为非遗授权和成果转换探索出一条有效路径。羌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华珍,在本届非遗节上与几家公司签约,总金额达到500多万元。

精彩展演畅享人民的节日

非遗节不仅是业内人士交流的平台,更是人民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节日。

学做筷子、学剪纸、学画年画和织布……非遗体验区每天开设非遗体验课,让人们体验到亲手制作非遗产品的乐趣;每天,非遗节在不同区域定时带来国内外的演出,足不出川,阅尽天下歌舞风情。

按照“全域非遗”的理念,今年非遗节在省内设置了更多分会场。郫都区举行的分会场上,蜀绣大师精英邀请赛让当地观众领略了蜀绣的风采;在崇州举行的分会场,各种创意竹编的展示展销,吸引了一大拨人驱车购买……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非遗节已经搭建起了一个交流互鉴、合作与共的国际平台,提升了中国非遗的国际影响力,为推动非遗保护传承起到了巨大作用。

(记者 吴晓铃 编辑 郑婕)

经济热点
反向旅游的泼天流量 四川县域能不能接住?[详细]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学会动态
“青城论道:低碳能源共生发展”大会在成都圆满举行[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