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松柏参加会议。
由海德科技牵头建设的“厦门新能源、新材料及电子产业工业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占地500亩的工业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20亿元以上。今年6月,市委书记曾万明率队专程赴福建省厦门市开展招商活动,有力促进了项目落户内江。目前,项目建设正在加紧进行;
3月1日,天津市物资集团总公司决定,总投资7.24亿元的“轿车、轻型车曲轴制造基地和汽车改装厂”项目落户内江。项目由下属天津市浩物机电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5.4亿元,年利税2.7亿元。此外,该公司投资3.8亿元建设汽车产业园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目前,两个项目都在加快推进中;
汇源钢建·内江40万吨钢结构产业园区项目是市委、市政府近期拟引入城西工业园的重点项目之一,拟投资35亿元以上。项目属以设计为龙头的钢结构全产业链工业园区,建设西部一流的钢构产业园,园区建成后将实现年产40万吨钢结构产品及其配套产能,年销售收入达50亿元以上。目前,项目落户城西工业园的洽谈对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白马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工程,计划今年完成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调试,确保并网发电,10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巨腾国际内江项目现有工人4000人,预计到年底,工人将增至8000人……
在听取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情况,研究解决遇到困难和问题的办法措施后,曾万明强调,发展立于产业,跨越兴于项目。争当川渝合作桥头堡,打造成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根本在产业支撑;再造“产业内江”,实现内江跨越发展,抓手在项目推动,尤其是重大产业项目。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要倍加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牢固树立“抓发展就是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投资、抓投资就是抓落实”的理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上来,着力把“产业发展”这篇文章做好做实。
在肯定当前项目工作取得的成绩后,曾万明提出四点具体要求:一是全市七大工业园区要加力加劲,加快发展,为内江跨越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按照全省“1525”园区工程规划要求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我市以产业定位、区域布局和功能配套为重点进行整合,全市七大重点产业园区“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已逐步形成。各工业园区要成为企业聚集、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关键在抓项目。要积极构建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力争早日建成500亿园区1个、200亿园区2个、100亿园区4个,为内江跨越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是突出抓好“四个一批”。要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实施和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等重大机遇,强力推进“四个一批”,即策划储备一批、新开工一批、加快建设一批、投产达产一批。重大项目储备是内江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尤其要结合当前“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以及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趋势,从内江实际出发,策划、储备、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得到上级的更大支持。已开工和在建的项目要千方百计确保进度,尽快投产达产,以更多实物量实现内江面貌的改变。
三是切实抓好要素保障。要素保障核心是资金和土地。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在积极向上争取支持,让更多的项目进入省重大项目的“盘子”的同时,大力推进“金土地工程”,积极推进“双挂钩”项目建设,确保产业项目用地,多渠道破解资金和土地难题。
四是强化责任落实。要按照“一事一主体”要求,把下达的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做到时间、任务、责任、考核“四位一体”,以目标倒逼时间,以时间倒逼进度,以进度倒逼任务,以任务倒逼责任,确保每一个项目都有人抓、有人管。要主动作为,认真梳理各个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争取及早解决,把项目做好做实。
曾万明同时强调,在抓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干部培养,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监督手段,教育与预防并举,制度与监督并重,保持干部队伍的廉洁,树立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最终实现经济发展、干部成长。
杨松柏要求,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切实转变作风,主动服务。针对项目推进中的问题,积极采取变通办法,共同帮助解决难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此次协调的重大产业项目,各协调部门要抓紧落实,细化措施,责任到人,确保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市委常委、市国资委党委书记陈泽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晓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总工会主席杜坤飞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