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剡正在直播间,接受华夏之声、香港之声的访谈
在一个小时的直播节目中,张剡分别从建设中国钒钛之都、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建设中国阳光花城、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建设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实现城市新跨越等方面与主持人互动,全方位展示了攀枝花的建设成果以及幸福攀枝花的魅力所在。
谈目标语气坚定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强势推进以钒钛为支撑的特色产业多元发展,将攀枝花建成国际领先的国家战略性新兴基地、更具影响力的‘中国钒钛之都’。”访谈中,在介绍攀枝花产业发展规划时,张剡语气坚定。
张剡说,从今年起,攀枝花将在产业集中集约发展、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工业项目引进和建设等三个方面集中发力,力争到2015年,建成全国最大的钛金属生产基地和钒制品生产基地。
“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当主持人问及如何处理好钒钛产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的关系时,张剡语气更加坚定。同时,他表示,攀枝花将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总体战略,不断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水平,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全力破解“工农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三大矛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谈转型胸有成竹
“我们将充分依托山地城市特征和亚热带气候特点,突出阳光和花卉两大要素,努力把攀枝花建设成以花命名、以花为景、特色鲜明的‘中国阳光花城’。”在谈到城市转型时,张剡对加快建设“中国阳光花城”胸有成竹,并与主持人互动。
“这里气候很好,很适合我们这些老人冬天定居”“这里水果很甜,尝过之后让人难忘”“这里温泉很出名,因此吸引了很多回头客”……每每在节目中听到外地游客谈起在攀的美好回忆时,张剡总会微笑地点点头。
张剡在访谈中说,在建设“中国阳光花城”的过程中,我市将着力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高起点建设花城新区,力争用5至10年的时间,把花城新区建成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型城区;二是高标准打造沿江景观,力争到2015年,基本完成金沙江两岸的娱乐设施、亲水步道以及绿化、美化、亮化设施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带、生态带、休闲带和娱乐带;三是高效率推进“五创联动”,全面提档升级“中国阳光花城”的品位和形象。
谈跨越信心十足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攀枝花曾是四川离成都最远的城市,只有成昆铁路一条出入大通道。
“这个情况现在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张剡说,四川南向开放门户的加快建设,势必带来攀枝花交通的大改善、要素的大聚集、经济的大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加快建设四川南向开放门户为契机,举全市之力推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努力打造服务全川南向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出国出境的重要通道,从而推动攀枝花实现新的跨越。”张剡如是说。
为此,攀枝花将加快推进“两高两铁一水”重点项目,实施国省干线改扩建三年攻坚,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基本确立川西南、滇西北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随着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我市还将主动融入昆明—湄公河经济圈,通过广泛参与区域合作,努力打造服务全川南向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出国出境的重要通道。”对于未来,张剡信心十足。
“欢迎全国各地朋友来攀枝花做客,欢迎更多的港澳投资者来攀枝花投资兴业。”节目最后,张剡发出诚挚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