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岩引水工程是改善我市城市供水、饮用水水质,保障供水安全,为全市经济社会提供稳定、可靠、安全的水源,惠及我市当前和长远的重大水利民生工程。7月4日,市委书记刘成鸣率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观音岩水电站建设现场,调研观音岩引水工程总体概况和前期工作开展等情况。刘成鸣强调,要加快推进观音岩引水工程建设,以此为契机,切实改善全市水环境,提高水处理能力,提升饮用水水质,为人民群众提供可靠饮用水保障,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
副市长李仁杰参加调研。
7月4日,市委书记刘成鸣调研观音岩引水工程进展情况(记者 张中摄)
据了解,观音岩引水工程以解决攀枝花城区及周边乡镇供水为主,兼顾农业灌溉。工程分二期实施,建设总工期为40个月。一期工程实施观音岩水电站至流沙坡水厂供水工程,线路长度45千米,建设工期为25个月;二期工程实施流沙坡水厂至金江水厂和花城新区供水工程,线路长度28.82千米,建设工期为15个月。工程静态总投资约20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约16.5亿元,二期工程投资约3.5亿元。按照规划,受水区域包括陶家渡、格里坪—清香坪—新庄、弄弄坪、攀密、炳草岗—大渡口—五十四、金江、花城新区等七大片区。到2030年,观音岩引水工程的引水量将达到2.14亿立方米,可解决100余万城市居民和沿线7个乡镇近8万人的生活用水。目前,观音岩引水工程项目建议书已确定,预计7月初完成编制;8月中旬将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调研中,刘成鸣指出,建设宜居宜业百万人口大城市是攀枝花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中国阳光花城的重要突破口,是攀枝花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观音岩引水工程的建设是我市建设宜居宜业百万人口大城市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是一项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程。各相关部门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加强相互配合、相互沟通、相互支持,认真梳理工程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创新发展思路,细化工作措施,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快推进观音岩引水工程的建设,为宜居宜业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建设提供饮用水保障。
刘成鸣强调,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农业的命脉、城市发展的基础。攀枝花受特殊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工程性、季节性、区域性和水质性缺水严重,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还存在差距。各相关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观音岩引水工程建设为契机,尽快研究分析清楚我市水源状况,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动员全社会力量保护好、管理好水源地,不断改善全市水环境。
要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推广国内外先进的污水处理、水净化、膜处理等水处理技术,加大水处理科技攻关、技术研发的工作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我市水处理设施、设备,并加强管理水平,切实增强水处理能力。
要加强对饮用水水源、水厂供水和用水点的水质监测,严格对取水、制水、供水的管理,及时掌握城乡饮用水水源环境、供水水质状况,并定期检查,建立严格的取样、检测和化验制度,建立以水质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切实提升我市饮用水质量,为老百姓提供可靠、安全、优质的饮用水。
刘成鸣进一步明确了观音岩引水工程建设的重点、目标、意义。他强调,要以对老百姓高度负责的态度,引进优秀的施工队伍,强化对队伍的管理、服务,提高施工队伍整体技术水平,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样板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要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工程建设机制,注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管理,落实工程的目标管理,按照工作计划,全面推进工程建设,加大监管、检查、考核力度,确保工程按质按期实施。
要充分吃透政策,深入分析研究国家和四川省的政策走向,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联络和协调,切实做好基础工作,灵活运用方式方法,把握时机积极争取国家的建设资金,切实提高“命中率”,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筹集资金,减小建设资金缺口,并管好、用好资金,推动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记者 王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