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城市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为手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以生态智慧农业作为主导产业,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经济高度发展、社会管理完善的现代化智慧城市。
环的整体性农业,是无废弃物、无污染物、集约、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是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具有可持续性、创新性、生态性、绿色性和安全性。
概念2:生态高值农业。生态农业是在生态上能实现自我维持,在成本上低投入,在经济上实现有效益,在环境、伦理、审美等诸方面不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深远以及不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从生态学理论上来分析,“生态农业”就是指按照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依据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持续发展,并达到“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因此,“生态高值农业”,既是生态的农业,又是高值的农业,体现出农业有很高的投入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同时也是既能为社会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又能实现高产、高质、高效益,以及保持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的农业;更是实现“科技、市场、资源、生态、产业经济价值”相结合的总体概念,是集约化经营与生态化生产结合的现代农业。
“生态高值农业”是以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即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等特性,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集中体现和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相互协调程度的体现。
概念3:智慧农业城。智慧农业城市是指在以物联网和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化与数字化特征的信息时代下的一种全新城市形态,以围绕农业为核心形成的“涉农”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智慧城市,是与工业城市、旅游城市、资源型城市等相对应的概念。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城市的产业特色在于以农业为主导,并围绕农业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二是以信息、知识为核心资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手段,通过对信息的广泛获取、对环境的全面感知以及对多获得的信息进行科学有效地处理,并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管理的全面网络化与高度智能化、信息应用普及化与产业发展高端化。
智慧农业城市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下面几个方面:一是绿色生态化,即城市体现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特征的生态城市特色。二是信息化,体现出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通过感知与物联,把城市里分散、独立的信息化系统与物联网系统整合起来,并进行整体提升,构建一个具有良好的协同能力和调控能力的有机整体,并将之应用于政府决策、市政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民生等方面的现代管理。三是创新化,体现出智慧城市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