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吨船舶及石油化工等配套产品机械加工生产线,改造10000吨铸造生产线及配套设备设施。现船舶、石油化工配套产品机加工车间和铸造车间已竣工投产,待项目竣工后,年销售收入可达6000万元,年平均上缴税金400万元。目前,该企业正与中船重工集团、美国通用电器、泰科等世界500强企业密切合作,产品正向高端制造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在四川武骏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记者看到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太阳能产业用超白玻璃生产线的建设。据介绍,总投入近13亿元新建的3条生产线,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8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新增年销售收入14.62亿元,利税近3亿。
相关数据显示,仅2013年,该区实际投入57.3亿元资金,实施技改项目85个,预计全部竣工投产后,将新增销售收入207亿元,成为该区工业经济又一增长点。
在加强扩能技改的基础上,该区众多中小型企业步入现代技术装备行业,竞争力不断凸显。截至目前,该区将泓江电解设备、科友电器、国邦机械等23家企业纳入国家高新技术培育企业之列。其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川南机械厂、四川绿叶宝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已获得“省级技术中心”殊荣;四川海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泸州龙泉窖酒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也获得“市级技术中心”称号,成为泸州市各种技术中心数量名列前列的区县。
拓展市场
养起“鱼儿”“活水”来
“没有想到在酒业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仅一天时间内藏老窖酒业就与9家客户达成意向性成交额500多万元。”回忆起去年10月在武汉举行的2013年秋季糖酒交易会的一幕,区酒管局产业发展股负责人一番感慨。据了解,交易会期间,该区组织企业参会的同时,特别组织国粹、三溪等“小巨人酒类企业”参展。其中,泸州内藏老窖酒业自设特装展位,仅仅一天时间就收获颇丰,超过了企业的想象。与此同时,国粹酒业还举办铁道兵联谊会,特邀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铁道兵和知名企业老总到国粹参观,推荐国粹酒和与京剧结缘的酒业文化,深受好评。
“我们参与‘翔计划’,主要是想通过‘百度’让企业走出泸州,走向全国。”接受采访时,某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介绍,去年9月25日,2013年百度“翔计划”助推中小型企业发展成长培训会在我区召开,20余户中小型企业参与了利用搜索营销技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的“翔计划”,目前,部分企业优化结构,开拓了市场,降低成本转型成长。
养得好鱼在,还须活水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宽广的市场。该区除引导企业选择性参与全国各地每年例行的展会以外,还积极引导企业运用好现代发达的网络体系,以“翔计划”、“阿里巴巴网上市场”等为载体平台,力争让企业走出四川,市场走向全国乃至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