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第第5期期:当代县域经济-5月
前瞻

打造生态产业是以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实现农业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高生产、低消耗、零污染。


护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走上法制化轨道。在总结生态补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在全国各区域、各领域的实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展望绿色变革的未来前景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综合实力在近些年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中国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体还排在世界90位左右,人口老龄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纵观全球,世界经济处于进一步转型调整之中,总体上呈复苏态势,但下行压力明显加大。这种深度转型调整,不仅有发展模式的转型调整,而且也有经济结构的转型调整,同时还有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结构的转型调整。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转型的成效,将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其实,研究中国绿色变革还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它不仅承接有洋务运动以来的历史创痕与创新思想,而且又要试图摆脱现有体制中的传统意识形态束缚。正因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史以来如此丰富、复杂而又独特的案例,足以向西方经济科学提出许多挑战性的问题,为人类经济的“绿色发展”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创新成果。
自古以来,“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一个民族最伟大的创造是思维的创造、理论的创造,中国开启的绿色变革既是思维创造和理论创造的成果,又是思维和理论进一步创造的基础和动力。如果说未来学大师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几十年前曾预测人类社会从农业化、工业化之后将进入信息化的 “第三次浪潮”(The Third Wave),那么二十一世纪在经济领域所呈现的生态发展以及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转型,将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四次浪潮”。
当今的中国绿色变革实质上就是一个国家“做梦、圆梦和价值实现”的过程。同时,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不断加深,政治民主将成为中国新世纪的重要议程,“中国梦”从本质上看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与人民幸福。既要兼顾经济发展,又要强调政治民主与生态环境的治理。一方面提升国家实力,另一方面努力增长国民幸福指数。只有使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才能保证梦想成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关注的“兴亡”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政治、文化、科技、环境等诸多领域。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要想成为地区和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必须要求“中国梦”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时,中国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生态文明的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稳定器。毫无疑问,中国当今的绿色变革之路,将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实践而永载史册。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