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第第5期期:当代县域经济-5月
前瞻

通过法制、政策和市场多种途径综合体现生态系统的价值属性,保障人们对于生态安全而美好、物质丰裕而有文化品味等多方面的需要,加速推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值观。一是实现从工业文明观向生态文明观的转变。二是加强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深化研究,逐步建立和完善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及其评价体系。三是打造生态文化载体,包括生态科学技术和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基地、示范项目、宣教基地、文化基础设施等。推出宣传生态文明观念的系列产品,包括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书画作品等。四是推进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模式,营造生态文明的社会制度与氛围。制定有利于推进节约资源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促进绿色科技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制度与机制,大力推进企业环保责任建设,营造以文明、健康、环保、科学生产、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潮流和社会氛围,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社会基础。
举措2:强化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一是建立自然生态系统评价与价值评估体系,为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的支持。二是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将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三是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保障生态安全。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把经济发展控制在自然生态承载力之内。加强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发挥自然修复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原植被恢复、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防沙治沙等生态治理工程。积极推进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和环境优美乡镇等生态示范创建工作,为促进生态保护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
举措3:积极推进生态经济系统建设。生态经济系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持续动力。打造生态产业是以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实现农业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高生产、低消耗、零污染。一是发展生态农业。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二是发展生态工业,将企业生产所产生的废品和废物成为其他企业的生产原料,实施区域清洁生产,同时通过实施ISO9000质量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形成资源利用率高、污染低、经济与环境效益高的生产体系。三是发展生态旅游。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等区域,游人在保护生态和欣赏大自然的过程中,学习自然知识,受到环境保护的教育,陶冶情操。开展生态旅游,可全面实现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四是发展生态服务业。大力发展以绿色商贸、绿色物流为重点的生态服务业,加快传统服务业向生态服务业转型。
举措4: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起草《生态安全法》《生态补偿管理条例》等关乎生态保护的重大法律法规,使生态保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