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程并强,男,汉族,1960年7月出生,江苏丰县人,中共党员,法学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山西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家、四川省首届杰出企业家等荣誉。
开弓没有回头箭。程并强迅速亮出三年规划,只见他拍着胸脯霸气地喊道:“一年解决生存难题,二年实现跨越发展,三年确保持续增长”。许多五冶人,被这落地有声给惊呆了。果然,这三个“软指标”变成三道“硬杠杠”。
同时,针对集团公司川沪两地发展的特点,程并强带领五冶通过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调整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商业模式,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的企业文化等措施,苦练内功,紧抓外部市场机遇,让企业脱胎换骨,实现了一轮又一轮的快速发展。
五冶人终于站立起来了,终于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就像涅磬的凤凰一样浴火重生。2003年企业产值翻番突破30亿元,2004年完成40多亿元......2013年实现产值150多亿元,那些主要经济指标啊连连蹿火,以每年30%的速度翻跟头似地增长。
高瞻远瞩 助推企业走向辉煌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程并强深谙此道。他对下属要求十分严格、细致,以致下属们都挺“怕”向他汇报工作。
“他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啊,又是爱学习、爱看书的学者型领导,二级公司向他汇报工作,得准备好多内容,要不然被他一问,三两下就把你弄懵了。”中国五冶集团副总经理田舜说,大家都知道,一知半解千万不要去找程并强汇报工作,要不然会“挨起”。
但同时,程并强的下属们又极为佩服这位企业掌舵者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前,程并强就提出五冶不能走单纯施工型企业的路,而要向全产业链转型。苦练内功,抢抓机遇,五冶人拧成一股绳,积聚了转型发展的巨大能量。
他们投资2亿多元新建了西南最大的现代化钢结构生产基地和钢瓶生产基地,并再次对上海地区的相关资源进行了整合,形成了各类建筑钢结构和装备制造数十个主导产品,产品远销中东、南亚、非洲等地。五冶的钢钢结构制造及安装水平在行业内终于占据了一席之地,仅在成都市场就遥遥领先于同行业建筑单位。他们还通过科技创新,推动节能减排,切入低碳经济。几年来,先后获得国家专利、创新技术百余项,节能减排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在程并强的带领下,中国五冶集团这艘国企战舰逐步由单一业为主向三大主业转变,瞄准工程承包、钢结构及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三大主业板快,打响了“爬坡”的攻坚新战役。善长行兵作战的程并强认为,五冶扩展到三个板块不是空中楼阁,是实力决定企业战略布局及走向,不是简单地跨到毫不相干的行业,而是产业链条向上下游的自然延伸。
“军人就是要心怀国与家,积极奉献社会!”在企业取得成绩的同时,程并强没有忘记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具有优秀政治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中央企业,程并强带领中国五冶集团尽一切可能认真履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不论是南方雨雪冰冻灾害、都江堰虹口泥石流灾害,还是汶川大地震、雅安芦山地震,在每一次抢险救灾及灾后重建现场,都高扬着中国五冶集团的旗帜,镌刻着中国五冶集团的足迹。
如今,中国五冶集团早已成为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世界500强上市企业——中国中冶的核心子公司。2013年,五冶的营业收入完成中冶集团下达指标的104%,利润总额完成中冶集团下达指标的105%,荣获了詹天佑奖、鲁班奖和国优奖等三项国家级奖项,被国资委授予“中央先进企业”,还被列为四川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继续保持了高位发展的态势。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句家喻户晓的诗词,是程并强经常挂在嘴边的句子。“成大事者莫不经历艰苦的磨难,在困难面前,更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坚定信心、找准对策、迎接挑战、扎实苦干。”在程并强的带领打拼下,如今的中国五冶集团像一只涅槃的凤凰,正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奋力搏击,必将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