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第4期:当代县域经济-4月
调查研究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文献研究
刘渝阳


县制历史悠久,地位十分重要,县也是我国历史上各类行政区中最稳定,沿用时间最长的行政区划。(付学坤2005)截至到2010年底,我国(台港澳除外)共有2003个县(含370个县级市、1461个县、117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2个特区、1个林区,不含市辖区)。这些县域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94%;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3.3%;GDP占全国GDP的50%;县域财政收入占全国的25%以上,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都占全国的1/3左右。

对县域经济的基本认识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要素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城乡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开放性区域经济系统。因此,县域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区域经济,是介于国家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一个具有综合性的区域经济体,它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地域特色和完备功能。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这一观点已为学界普遍接受。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划分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间社会、经济、地理、自然等条件和发展状况差异很大,县域经济也可分为多种类型。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看,可以分为经济发达县、次发达县和欠发达县;从县域地理地貌条件看,可分为市郊县、平原县、山区县、丘陵县、高原县和海岛县;从县域产业结构看,可分为工矿县、农业县、旅游县、渔业县、林农结合县和农牧结合县;另外,还有交通枢纽县、资源富集县、民族县、沿边县等类型。
我国两千多个分布广泛且类型不同的县域由于资源禀赋和历史沿革各不相同,其经济发展模式也完全不同。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政策上采取的是分步实施,空间上采取的是梯度推进,时空差异也导致沿海与内陆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相异。自上世纪80年代县域经济研究兴起以来,学术界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从不同视角展开研究,归纳总结出一些典型模式。

循环经济维度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杨建军(2006)认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总体上还是依赖资源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