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城市服务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优势,成为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二是推动“轴线集聚”,依托成雅高速雨城段出口通道,改造提升沿线链接道路;结合国道318线恢复重建,形成人口和优势产业集聚的川西重要经济走廊。三是实施“重点提升”,推进上里、中里、碧峰峡、多营等重灾乡镇恢复和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四是同步“整体推进”,加快构建以特色农林业、加工业和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实现灾区有就业、有收入、有后劲。
记者:雨城区今后对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又有何规划?
苟乙权:在旅游服务业上,我们还是比较有底气的,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打算。一是借势省政府实施“大熊猫”旅游、“大香格里拉”旅游工程,围绕旅游修建连接景区的道路、连接周边市区的道路,吸纳游客,成为大旅游线上的重要目的地。二是大力实施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实验区,改造提升旅游景区。首先要加快推进省级旅游强县创建工作,全力做好金凤山景区、周公山温泉公园创4A景区和碧峰峡创5A景区的工作,打造多营镇藏茶文化旅游景观和中里台湾风情小镇。三是加快旅游地产发展。多节点开发市场开发建设风情小镇、小景区。四是加强与云南、上海等旅游发达区域合作。
记者:雨城区对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有何具体目标?
苟乙权:对于幸福美丽新村,我们将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力争在三年内将以陆王村、五营村、下坝村为主的多营镇整体建设成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区。在打造过程中,我们将从基础设施、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等三个方面来建设发展。举例来说,在基础设施上,我们将着力完善道路交通的建设,配套搞好水电供应、通信及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旅游方面,我们还将结合多营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开展集中风貌改造、新建旅游设施等方式,逐步完善当地旅游接待功能,在五营村安置点规划打造“三国战火度五营”景点、在陆王村安置点规划打造“藏茶山寨风情园”,同时,引导农户积极参与文化旅游产业,行成一三产业互动和联锁经营的乡村旅游特色;从特色产业来说,将集中连片打造猕猴桃、茶叶、蔬菜等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特色优势产业基地。
记者:震后雨城区在加强区域合作、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等方面的重点是什么?
苟乙权:今年招商引资的有利因素较多,在省委确立的成都1+7都市经济圈里,雅安名列其中,而“4·20”后雨城也被多方关注。综合实际情况,在招商引资上我们准备走区域合作之路、扩大增量之路、走改革之路。具体来说就是大力推动与友好县区、周边县区合作,把社会投资参与灾后产业重建作为重要抓手,重点推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生态游等文化导向型产业、震后政策扶持导向型产业、资源导向型产业。此外,要加快农村改革,尤其是涉农改革,释放农村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