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6月绵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参与援建开始,他们便和其他同事一起多次来到雅安,最终担起帮助恢复建设雨城区中里镇的重任。“那你们一直在这里么?多久回一次家呢?”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两人有些惭愧地说:“因为工作原因,同事们都是轮换着趁周末回家里看看、陪陪家人。预计到今年7月份,主体援建工程基本竣工,我们便能回家了;如果一切顺利,说不定还能再提前一些。”
据了解,援建项目由专业的台湾设计团队参与规划,已完成了安置小区内部布局规划、农房方案设计和小区戏楼方案设计,3月20日前小区内河景观、幼儿园、场镇文化广场、旅游生态停车场的方案设计也将出炉。指挥长刘强找出一张张设计图纸,自豪地向我们介绍他们的规划愿景:“我们有信心将这里打造成中国最美的场镇,建成后,也是雅安和绵阳一段友谊的见证。”
午后的阳光晴好,茶马大道上客车来往频繁,车头上大都戴着颇具藏家风情的金色缎部装饰,分外好看和耀眼。曾有这样的说法:以前,背夫背着沉重的藏茶,用双脚在崇山峻岭中踩出了一条茶马贸易的互市通道,这就是茶马古道。在这里,我们见到了藏茶的第五代传人甘玉祥:“之所以叫‘兄弟友谊’茶叶,并不是因为是我和我的同胞兄弟共同打拼这个企业,而是想借由藏茶汉饮,联结汉藏间的民族友谊,寓意是亲如兄弟一家人。”
在茶香四溢的藏茶文化长廊里,工作人员杨静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藏茶的历史由来和发展现状:“以前,人们都觉得藏茶太‘粗’,不适合饮用,其实藏茶不仅能消脂去腻、保健养生,而且越陈年越有味道,需要被市场重新认识。为把藏茶推广出去,雅安市委、市政府和雨城区委、区政府不遗余力,我们唯有心怀感恩、踏实做实业,才能不辜负这份恩情。”
夕阳铺洒在雨城区老城的大街小巷,热闹的市集和店铺、下班归家的人群、穿行的车流并不让人觉得拥挤喧闹,反而如此宁静安详,恍惚间,便不曾记得这里一年前曾遭受过地震的灾害。
“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在这个常年被雨水滋养的小城,随处可见的是朴实、真诚的笑脸,演绎着恩情与感谢、友谊与亲情的故事。震后一周年,雨城区用温暖的力量传达着它对恢复重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