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第11期:当代县域经济
沐川创新扶贫小额信贷调查

线上展示,线下交易。
太和村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村级扶贫案例。信用社同村风控小组对太和村每户贫困户开展评级授信,贫困户申请贷款时信用社的手续简化为只了解贷款的真实用途。沐川县2015年10月在太和村召开了扶贫小额信贷现场会议。太和村目前已对一半以上贫困户发放了扶贫小额信贷。针对太和村发展猕猴桃、脆红李种植业的需求,信用社计划支持村委会发动村内本土人才、种植大户,成立专业合作社,扶持村内种植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撬动信贷杠杆,帮扶贫困村形成特色种植产业、打造绿色无公害产品品牌,带动全体村民致富。农村扶贫政策多种多样,涉及面广、针对性强,但存在基层宣传力度不够,村委、村民认知度不高的问题,金融机构已经利用信息优势逐项梳理各项政策,并在太和村进行广泛宣传,鼓励村民用好政策,依托自身努力摆脱困境。

建档立卡,了解农户需求
银行业监管管理机构在监管督促督导中,明确了银行的责任,每个乡镇要明确一家主要责任银行,由主要责任银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名单制管理;合理确定扶贫小额信贷的不良贷款容忍度,对履职尽责的分支机构和信贷人员做出尽职免责安排,解决好基层机构和信贷员“不敢贷”问题。监管部门和政府扶贫部门还建立以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企业、扶贫重点项目等为基础的信息共享机制。
在解决小额扶贫信用贷款供给的同时,也需要解决小额扶贫信用贷款的需求问题,即贫困户要有这样的贷款需求。在走访中,不少贫困户在知道贷款需要到期偿还后,贷款需求并不强烈。没有赚钱的项目可做,贷款对贫困户反而是负担。信用社等银行机构也逐渐努力培育贫困户的需求。在主动营销中优化扶贫内部组织架构,提升扶贫贷款技术和配套的激励问责机制。填补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完善金融服务网点,全县基本实现了本地的存款都用本地。采用送金融知识下乡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等宣传小额扶贫信用贷款。
在调查的过程中,扶贫贷款实际操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保险机构的风险补偿资金远低于预期。沐川农信社合作的保险公司对银行的贷款违约损失费是按照投保费的倍率来定的,而不是按照贷款本金实际损失的百分比来计算。例如,某贷款户200元保险金额为10000元贷款投保,保险公司赔付额仅仅为200元的3倍,远远达不到预期的10000元的70%。在扶贫贷款方面,保险机构应当同银行一样要负担起一部分社会责任,而不能仅仅把盈利作为唯一商业运作的动力。第二,信用社内部问责机制不够合理。如果贷款发生了违约情况,对于信用社而言,其内部对客户经理和基层信用社主任的问责过于严厉,他们将承担违约所产生的部分损失并且扣减绩效工资。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对扶贫等普惠金融性质的服务应有更高的风险容忍度。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经管学院)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