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厉以宁:
投资和消费对中国经济都很重要
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稳中向好、稳中求进。中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阶段,结构调整问题如果做不好,以后的麻烦就会很多。对处在结构调整中的中国经济期望值不要太高,如果期望值太高,就会衍生大量的投资,重蹈以前的覆辙。不过,这并不代表投资不重要,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仍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一些观点把经济发展中的“罪恶”都归结到GDP的增长中,这是不准确的。如果GDP的增长质量高,那么GDP多一点也没关系,因为当前中国单独靠消费还带动不起来经济的增长。所以投资和消费对中国经济都很重要。但投资要从三个方面来着手,一是要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二是要动员民营资本进入到制造业领域,三是建设一些有长远效益的基础设施和环保工程的投资。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
金融领域是个危险地带
2014年和2015年可能是中国经济最为困难的时期,中国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产能过剩、地方债务、企业债务、影子银行业务、房地产泡沫、资本突然外逃等等。对于金融机构来说,2014年面临的最大危险是资金成本(利息率)节节上升与产能过剩和经济结构调整导致的实体经济利润率急剧下降之间的矛盾。如果这一根本矛盾得不到解决,危机就可能在某一个领域和某一个环节发生。至于在哪个领域和那个环节发生则很难预料。
但是,金融领域应该说是个危险地带,金融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了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宗旨。许多金融机构为了追求高回报而疯狂进行监管“套利活动”。这种现象如得不到遏制,中国经济迟早要出事。中国有必要对整个金融行业进行整顿、加强对金融活动的规范与监管。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
城镇化的重点在质量
现在中国城镇化的核心问题不在于城镇化的速度和水平,而在于城镇化的质量太低,是没有质量的市民化,没有市民化的城镇化。当前,我国需要市民化的农民工有2亿多人,我国的户籍制度导致多年来没有市民化的人口累积在这里。现在中国的市民化仍然是双轨制,虽然政府允许有条件的农民工落户,但是条件很高,只有很少的人能够落户。另外,城镇人口不愿意农民工来分享城市的福利待遇。所以,下一步中国城镇化的重点是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程度,而不是去追求速度有多快、水平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