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法人单位机制转换挂钩,实行动态考核,分类管理。二是引入经济资本考核指标,强化资本约束,相关部门应研究县级机构资产规模与股本配置办法,防范经营行为短期化和道德风险。三是建立和完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县级法人单位激励约束措施的有效性。四是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打造流程银行。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部门整合,合理划分前后台业务范围,调整、优化网点人员结构,推动前台机构从核算型向营销型的转变。
强化产品服务营销机制
强化产品服务营销机制,推动农村供应链金融发展。一是积极拓展供应链融资业务,加强对公客户的“链式开发”。各县级法人单位第一、二把手要主动介入营销活动,提高营销层级。二是以提高营销人员专业化为切入点,加强个人业务的“片式开发”。各县级法人单位要推进营销人员的“营销知识专业化”和“产业常识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对辖内同质同类的个人客户实施片式营销,由熟悉产业政策知识的专业营销人员实行集中拓展和管理。三是前移营销阵地,实施区域营销。各县级法人单位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按经济区域设置营销中心,将营销中心设置在经济发达的乡镇和商业区网点。
强化金融服务后评价机制
强化金融服务后评价机制,加快信息科技建设。建议省联社加快信息科技建设进程,迅速突破在系统、产品、手段等方面的制约瓶颈,充分发挥信息科技的支持和保障作用。一是加大系统开发力度,抓紧推进贷记卡等业务产品研发工作。二是充分发挥信息科技管控作用,将技术管控植入经营管理过程,通过全程管控促进合规稳健经营,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三是提高金融服务的自助化水平,实现物理柜台向虚拟柜台的外延,开发低成本、可复制、适应“三农”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的POS终端小额取现、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农信通等金融业务,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降低金融服务成本。
强化特色文化机制
强化特色文化机制,激发内生动力。第一,构建竞争文化。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竞赛活动,引领职工以精神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另一方面实行竞争上岗,选拔优秀人才。第二,构建合规文化。通过组织自主学习、“学规章、重执行、促发展”活动等,树立风控理念,自觉合规。不断梳理及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完善风险合规管理组织体系。通过加强风险信息联络员、驻社稽核员、委派会计和信贷检查四支队伍建设,切实增强风险预警、检查和管控能力。第三,构建执行文化。通过“勇于担当 爱我农信”系列活动的开展,引导员工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加强培训力度,采取教学与实践、理论与实际转变培训方式,使员工具备一定的执行方法与实践能力;不断健全有效的监督整改体系,形成监督-整改-复查管理机制。第四,构建和谐文化。建立沟通交流机制,通过制定完善领导班子接待日制度、合理化建议征集制度等了解员工心声。
(作者单位:四川省资中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