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第10期:当代县域经济
王文军:敢为人先的呼吸领域创新者

连通 余昇滢/文 梁婷/图


他是湘雅医学院的高才生,凭借着对呼吸危重症和微创介入技术的浓厚兴趣,在基础设备缺乏的情况,敢于尝试,大胆创新,为科室撑起一片天,“只要能做到的,就要做到最好”这是他对自己的承诺,也是对病人的承诺。
他桃李满天下,自费送门下的研究生外出进修,尽其所能指导学生,“既然带了这个学生就要负责,不能误人子弟!”这是他对学生的承诺。
他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常为经济困难的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注重病人的情感体验,提倡“话疗”减轻病人的精神痛苦,从医十数年无医疗纠纷,患者赞不绝口的好医生。
他,就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二科组长王文军教授。

“别人不敢做的,我来做”
与一般人心目中的内科医生不同,王文军教授有着外科医生的胆魄和果敢,作为业务骨干他和呼吸科团队陆续开展了10多项新技术,如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纵隔淋巴结穿刺、气道支架放置、大容量全肺灌洗等等,领导和同事称其“技术水平在川南地区是拔尖的,为科室危重症及呼吸微创介入技术的普及、应用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7年,王教授做了第一个呼吸介入病例,那名患者是肺癌晚期,左主支气管完全堵塞,就是左肺完全不通气了,他为患者成功实施了微创气道肿瘤切除术,将患者预期半年的生命延长到了5年半。
“别人不敢做的,我来做”,这源于他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对自身进步的要求,而这种“胆大”也是建立在丰富的经验和渊博的学识上。空余时间王教授常常阅读大量的外文文献,从国外前沿技术中汲取灵感,在现有的条件下大胆创新,开创出一个又一个适合于本院病人的诊治技术,为病人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王文军作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开展内科胸腔镜技术,纵隔淋巴结穿刺的第一人,开始时的艰辛是旁人难以体会的。别人觉得作为内科医生,在胸壁上划个口子,放个内镜是不敢想象的事,很多人劝王文军不要做,但是他坚持敢于尝试才能进步,“当医生就是不能畏首畏尾,不能因为怕犯错误就不去尝试。”

“不把病人治好我睡不好觉”
在这个医患纠纷日益严峻的时代,如何处理好与病人的关系似乎已然成为每一个医生的心病,而王教授从医十数年没有一例医患纠纷和病人投诉,着实让我们感到震惊。除了与王教授精湛的技术息息相关外,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