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单位和责任人负责对接。三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支持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工作纳入全县分类目标考核,将招商目标任务分别下达至全县各镇和对外联络组,确保项目落地发展。目前,该县已对接项目565个,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54个,并突出“扶一把”,积极为落地项目做好相关服务,帮助其发展壮大。
四大平台 全能载体
一是促进工业发展转型,建设资中经开区“回家工程”创新创业孵化园。以资中经开区为依托,构建产业转型升级、返乡创业功能布局、基础建设要素保障“三大体系”,投资17.2亿元打造“回家工程”创新创业孵化园,总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标准厂房、研发中心和展销中心,可入驻中小微企业165户,年产值约35亿元,解决就业1.2万人以上。二是注重农业提质增效,建设农业园区返乡创业园。选址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占地1.2万亩,坚持“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突出一个园区核心,发挥示范和带动两大功能,健全科技创新、转化、服务三大体系,强化畜牧、果品、水产、种植四大引领,落实服务、培训、追溯、电商、融资五大平台,推动三产深度融合。目前,园区入驻业主13户,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7亿元,带动全县农业创业主体2万余户。三是突出引领服务业,建设返乡创业电子商务产业园。以资中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依托,把电子商务作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已有电子商务集中发展区基础上升级再建一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建筑面积7896平方米,可承载电商创业企业100户,年交易额超过2亿元;突出体验展示、交流互动、孵化、培训、包装、服务、技术、外引内联8大功能推动“互联网+双创”模式,发展成为全县电子商务枢纽中心,引领全县服务业发展,2015年全县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55.7亿元。四是激发三次产业融合活力,建设返乡创业服务业示范街。在县城新区打造服务业示范街,总商业面积15万平方米 ,可入驻企业和商户500户,实现年交易额10亿元;突出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名优特新产品O2O体验店三大主导业态,前期已入驻山椒兔、君子泉酒、宏和丝绸等20多户资中名优特新产品,有效带动与之相关的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创新与创业结合、商贸与产业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