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第10期:当代县域经济
水磨脱贫的文旅路径

游客接待、鲜花展销等功能为一体的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导游服务、餐饮住宿预订、观光车票务等服务,丰富旅游业态。

产业带动“授人以渔”
从2015年初水磨镇党委积极响应四川省藏区软乡弱村集中整顿工作的号召,开始探索、规划花谷景区建设,到2016年4月底花谷景区试运营以来,来到仁吉喜目花谷休闲旅游的游客持续增多。截至目前,接待游客约2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约130万元,让当地老百姓真真切切尝到了产业扶贫的甜头,水磨镇借助资源优势助推脱贫奔康的“产业扶贫”模式也成为四川省“精准扶贫”新亮点。
位于高半山的大槽头村长期以来由于缺土地资源、缺基础设施、缺主导产业、缺能人带动,是汶川县远近闻名的“弱村”,也水磨镇的贫困村,可以说扶贫攻坚既是镇党委、政府必须啃的“硬骨头”,也是百姓翘首以盼的好事情。镇党委、政府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扶贫理念,坚持把产业发展与助农增收相结合、项目推动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加速推进群众脱贫致富。
据大槽头村村民回忆,前几年,村里发动村民规模种植猕猴桃、蓝莓,由于没有深入了解种植条件和市场需求,失败了很多次,村民增收乏力、致富无路,对村党组织也产生了怨气。正是在这样的形式下,水磨镇党委、政府走村到户,通过对全镇的实地摸索、探访,搞清优势资源,坚持把产业发展与助农增收相结合、项目推动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加速推进群众脱贫致富。
仁吉喜目谷项目建设中,水磨镇优先使用本地贫困劳动力和安置小区闲置人员,让群众就近务工、就近增收、在旅游产业建设过程中受益。截至目前,项目建设过程中已经解决就业常设岗位60个,带动解决附近就业岗位1000个,贫困就业12人,实现劳务收入约80万元。
随着仁吉喜目谷的游客逐步增多,景区对内辐射周边农村和农民作用逐渐显现,水磨镇党委、政府动员花谷周边的村寨围绕花谷建设、猕猴桃、中药材三大优势特色产业,整合3个合作社、带动30户发展特色产业,农民不仅可以通过销售特色优质农产品受益,也可以通过为庄园打工获得劳动报酬,从而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随着水磨镇的旅游产业再次振兴,群众身边的幸福产业正逐步走向正轨。
产业扶贫是“授人以渔”扶贫理念的最好体现。水磨镇在仁吉喜目谷打造过程中,实现了产业发展与扶贫攻坚“双赢双趋好”的奋斗目标,为全镇推进扶贫攻坚工作总结了良好的经验,也让当地群众拥有了一份自己的幸福产业。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