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第9期:当代县域经济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精准扶贫

何文毅
四川省长宁县委书记


生态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都是关涉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那些有着良好生态资源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而言,应把扶贫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长宁围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努力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协调发展之路。
——立足生态文明建设是开展精准扶贫的必然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基本原则,突出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消除贫困相结合的价值取向。一般而言,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对自然资源的依存度越高。只有抓好精准扶贫,减少贫困人口,才能从根本上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保护好绿水青山。只有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改善生态环境,让贫困群众共享“生态红利”。
生态文明建设与精准扶贫工作虽然任务不同,但是二者目标一致,有着极大的关联性和契合性。生态文明建设以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目标指向,解决的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冲突问题。精准扶贫解决的是社会中处于贫困状态的人群、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是可持续发展观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往往是阻碍贫困问题解决的基本原因。因此,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充分依托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产业,是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立足生态文明建设是做好精准扶贫的现实抉择。当前,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重要生态功能区。从长宁的现实情况来看,长宁属四川省“四大片区”外有扶贫任务的区县之一,目前共有贫困群众9330户25298人,县域内的长宁竹海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第一个以竹类生态系统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90平方公里,保护区60%是实验区,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压力较大。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做好扶贫工作,其重点在于解决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处理好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贫困和返贫等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在少数经济欠发达地区,对脱贫的渴望导致扶贫工作急于求成,为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往往对自然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发,这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竭泽而渔”的方式,在经济上虽然暂时解决了贫困问题,但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导致破坏生态环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要紧抓生态环境与扶贫工作的结合点,把生态建设摆在与经济发展同等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