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第8期:当代县域经济
农商银行助力精准扶贫路径——以四川珙县农商银行为例

积极探索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以积极的态度和灵活的方式,结合“两权”基本属性,在贷款利率、期限、额度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针对贫困村实际,创新试点“抵押+不动产抵押”组合型贷款方式,进一步加大对贫困村农户贷款投放力度。三是抓住“惠农兴村”工程契机,积极投放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优化贷款操作流程,有效满足贫困户发展资金需求。四是积极推进异地扶贫搬迁贷款,结合地方政府易地搬迁住房建设贷款风险基金,开发以贫困户住房建设为主的贷款产品,有效解决易地扶贫搬迁计划资金难题。五是有效利用BT工程,以地方BT通畅工程应收账款为贷款担保,通过动产质押登记平台,发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六是优化助学贷款管理,创新助学贷款效用,为贫困户子女提供“智力扶贫”支持。
——结合产业发展,拓展“致富空间”。一是积极依托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结合当前农村“八权一股”改革,有效解决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合组织的融资问题,支持地方产业发展。二是探索建立“农商行+农户+保险公司”的扶贫模式,农商行提供贷款助力贫困户,保险公司提供保险,提升扶贫有效性。以创新金融服务,适时推出“产业扶贫贷款”,为贫困户“输血”脱贫。三是采取“公司+农户+农商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农商行”“龙头企业+农户+农商行”的产业化扶贫模式,拓展金融脱贫模式。
——利用扶贫再贷款,提供“脱困动力”。一是在金融扶贫中充分利用好扶贫再贷款,有效发挥扶贫再贷款的杠杆作用,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积极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和贫困人口创业就业,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二是建立扶贫再贷款台账,确保涉农信贷投放在数量、用途、利率等方面符合扶贫再贷款管理要求,充分发挥扶贫再贷款作用。
——完善金融服务,开通“绿色通道”。一是以新一代电子银行平台为契机,以ATM、POS、EPOS、企业网银等电子支付设备为载体,全面创新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扩大自助设备机具覆盖范围,完善服务机制,实现贫困户“足不出户领补助”。二是简化办理各类贷款办理手续流程,完善贫困村便民服务点建设,有效满足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开展银政合作,搭建“互助模式”。一是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联系,利用政府开发项目,引领金融扶贫方向,结合农商行自身实际,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及时提供扶贫资金支持。二是建立完善“银政合作、抱团发展、互助脱贫”新模式,以小额扶贫贷款等优惠政策为载体,组建“抱团发展”互助小组,实现精准扶贫目的。三是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协调,争取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融资担保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强化金融扶贫队伍,注入扶贫“循环活力”。一是有效结合“惠农兴村”金融联络员,优化金融联络员管理办法,加强各村社与农商行的联系,根据各村社具体情况,适时调整金融扶贫办法。二是可聘请各驻村第一书记为农商行金融联络员,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驻村纽带作用,宣传金融知识,帮助贫困户“增智”,完成“雪中送炭”的金融扶贫任务。
当前,在深入推进金融扶贫的同时,农商行更要不断优化贫困地区信用环境,加强政策引导,进一步提高贫困户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同时更应继续加强对 “已摘帽”的贫困户帮扶,确保扶贫攻坚“不断档”,贫困户不返贫。另外,在创新扶贫产品以及大力投放扶贫贷款的同时,更需严控贷款风险,确保扶贫资金的安全,真正在解决贷款“放得出”的基础上能够“收得回”,促进金融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推进。
(作者单位:四川珙县农村商业银行)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