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第8期:当代县域经济
仁寿县:壮大板块经济 筑牢县域根基

效果显结构优动力强
评判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成效如何,就仁寿实践来讲,重要的是看板块经济贡献大小、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情况,县域经济发展的总量和质量效益。
四川省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仁寿县全年GDP实现339.7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的排位从2010年的44位上升到2014年的27位,2015年又上升到20位,累计跳起摸高上升了24位,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实现了跨越发展。
壮大板块经济成效显著,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383亿元,而各大板块工业园区实现产值315.5亿元、入库税金7.3亿元,分别占全县总量的82.3%、80%,工业经济对公共财政贡献率达45.5%,彻底改变了农业大县面貌。
值得肯定的是,《当代县域经济》记者在仁寿县统计局了解到,仁寿县在壮大板块经济,提升县域经济总量的同时,县域经济还呈现出结构优化、动力强劲、质量明显提升的特点。
一产减二三产增,结构更优化。2015年,全县三次产业比调整为20.5:53.1:26.4,与“十二五”初比,一产下降4个百分点,二产上升2.9个百分点,三产上升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各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产向都市近郊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方式转变,工业向高端产业、产业高端迈进,现代服务业占三产的比重不断提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效。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迅猛,经济质量更优。连续几年上了三个台阶,2012年突破10亿元,2013年突破15亿元,2015年突破20亿元。总量是“十二五”初的4.5倍。财政占GDP的比重逐年提升,由“十二五”初的2.5%提升至6%,彰显了经济质量的大幅跃升。
传统产业减新兴产业增,工业结构更好。2015年新兴产业占比达到43%,比上年提升2.7个百分点,比“十二五”初提升23个百分点。
积极培育、支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电商为主线,政府+平台+企业+种植园+农村电商的“仁寿模式”,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动能将不断释放。
(仁寿县委宣传部供图)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