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第8期:当代县域经济
从《矛盾论》看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曾从钦
四川省宜宾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矛盾论》,是毛泽东在1937年继《实践论》之后的哲学代表作,是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特别是在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今天,学习运用《矛盾论》的哲学思想,对于明晰产业转型发展路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矛盾”法则看问题 把脉产业转型趋势
《矛盾论》揭示了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它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也是思维领域的根本法则。四川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欠发达、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改变,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产业结构欠优。2015年,全省三次产业占比为12.2:47.5:40.3,服务业发展规模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工业,且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低于同期全国10.2个百分点。二是创新驱动不足。据测算,2015年四川省投资率高达82.3%,全要素生产率为50%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有限;省内国有企业R&D投入强度为1.15%,低于全国0.83个百分点,创新驱动能力不足。三是产业层次不高。产业低端化、产品初级化等问题依然突出,原材料资源型传统产业和低端制造业占比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性产业规模较小。四是产业布局欠优。产业集群尚处培育阶段,缺乏完整的功能性,产业集中度不够,产业链延伸不足,集群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企业群居状态。

“矛盾”思维探新路 明确产业转型路径
厚植产业发展优势,破解产业转型难题,需要用“矛盾论”的思维,抓住矛盾和主要方面,把握产业转型趋势,明晰产业转型路径,坚定不移地走“点、线、面”相结合的产业转型之路。
——静态突出“点”:紧紧抓住创新驱动这个关键点。《矛盾论》指出: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由于他的存在和发展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一核心论断,要求我们在推进产业转型过程中辨别主次矛盾,找准问题关键,着力解决重点。就当前四川产业转型而言,其关键点在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第一动力,依靠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动态延伸“线”: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并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事物内部矛盾引起、推动、促进发展。在推进产业转型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矛盾运动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顺应产业发展规律,把握产业发展的内外特性,做到因时、因地、因业施策。当前的产业转型面临产能过剩、成本上升、融资困难、体制不顺等诸多问题,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审视产业转型困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破解制约产业转型的障碍。按照四川省政府制定的《促进经济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