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浙江着力创新,引导“小镇经济”转型升级,将文化内涵、旅游功能与产业支撑融合起来,创建100个省级特色小镇。如今,首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逐渐建成,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余杭梦想小镇、西湖云栖小镇、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等引来了全国乃至全球的关注,全国都在学习浙江特色小镇,一批批调研团前往浙江取经。
浙江经验告诉我们:强镇也需要转型,也需要以创新的方式,源源不断地注入生机与活力。
西部的内生强镇路径
如今,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镇域经济,已进入转型升级的3.0时代,在强势的工业经济支撑下,东部镇已向宜居宜业宜旅的精致化方向发展,一批精美特色小镇脱颖而出。
西部,以及作为西部火车头的四川,又当如何撑起西部标杆?《当代县域经济》记者了解到,西部的特色小镇正在崛起,正走出一条内生强镇路。
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早在10年前,成都就开始打造“十大古镇”,从水乡古镇黄龙溪、竹编胜地怀远到西部客家第一镇洛带等,沉浸在历史人文中的风情小镇往往引来游人如织。
更具特色的四川“十大古镇”,汉代的江口古镇,元末明初的福宝古镇,明清时代的李庄、郪江、柳江、西坝古镇,清代的上里、龙华、磨西、罗泉、铁佛古镇,都已成为全国的旅游名镇。
旅游名镇,正在旅游大省四川兴起。而文旅镇,仅是四川坚实镇域经济的六条路径之一。
四川从来不乏改革与创新精神,当东部沿海打造镇域经济3.0时,西部之远的四川亦正跨越式抢道镇域经济3.0。
2012年8月,山东省推出“百镇建设示范行动”,很快,四川版的“百镇建设试点行动”发布,以更加吸引眼球的方式,推出六条发展路径:工业园区、旅游观光、商贸物流、生态宜居、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六大特色发展的方式,每年推出100个,总计300个特色小镇的建设,在西部抢先发力。
百镇引领,千镇共进。四川以300个特色小镇为龙头,带领全域2000多个镇竞相发展,吸引全国关注。
泸州市二郎镇和遂宁市沱牌镇发掘川酒千年文化内涵,推动“名酒•名园•名镇”互动发展,成为展示四川厚重白酒文化的特色名镇;成都市新繁镇发展四川泡菜和家具之都产业园,年实现总产值175亿元……是为工业园区特色镇。
甘孜州磨西镇打造以低海拔冰川和多民族风情为主题的特色旅游镇;南充市将搬罾镇打造成城郊“锦绣田园”乡村观光旅游镇……是为旅游观光特色镇。
成都市濛阳镇建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创建国家级蔬菜博览会品牌发展农业贸易重镇;宜宾市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