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鸡四大特色畜种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稳定青稞、马铃薯、玉米、青豌豆等常规粮食品种播种面积,因地制宜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高寒地区大棚蔬菜、高原中低温实用菌、花椒、核桃等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樱桃、李、桃、葡萄、沙棘、蓝莓等特色水果基地,按GAP标准发展川贝母、红景天等优质川产地道药材和特色优势药材种植基地。大力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以品牌经营为突破口,加快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促进农畜产品加工业向集中化、集群化发展。
——能源为重,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在保护生态和做好移民安置工作的条件下,大力开发水电、地热、风能、太阳能等能源资源,建设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加快推进水电资源开发,坚持流域梯级开发和区域集群开发,加快境内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流域开发,重点推进两河口等大型电站的开发建设等。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在适宜地区建设一批太阳能发电站,建设成为省内首座高原风电示范场;加快地热资源勘探,推动一批高温地热电站和地热城镇集中供暖项目建设,促进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
——服务为柱,加快服务业发展提升。加快发展商贸业,大力提升康定、马尔康商业中心层次,推进重点县城商圈建设。大力发展物流业,加快发展粮食、农副土特产品、建材等第三方物流业务。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扶持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和旅游区设立服务网点。大力发展家政、养老健康等服务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生态为本,促进优势产业绿色发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挥留存电量价格优势、民族地区特殊政策优势和区域资源优势,依托飞地产业园区,以有色金属、硅、新能源、汉藏药材等资源深度加工转化和产业链延伸为重点,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清洁化生产和重点行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建设,推动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和循环型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实施节能改造示范工程,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
——开放为要,拓展区域产业发展空间。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依托飞地产业园区,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促进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和新兴产业发展。加强农畜产品、汉藏药材、民族手工艺品等系列出口产品生产。加强与周边省市区在交通运输大通道、区域旅游大环线、高原生态屏障建设及藏区集中连片地区扶贫开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