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机制。贫困县域的产业一旦发展起来,产业链条一旦完善,产品品牌一旦建立,不仅能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还能解决发展的问题。实践证明,一些地区脱贫效果良好,就是通过有效的产业发展实现的。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是脱贫的必由之路。
——充分认识产业扶贫的脱贫致富性。多年来,我国在农村反贫困方面已经形成了由生存型反贫政策、支持型反贫政策和开发型反贫政策三方面构成的政策体系。前两者旨在解决最低的反贫需求,而开发型反贫政策旨在实现脱贫致富。开发型扶贫也就是产业扶贫,其目标是通过发展地方产业,提升贫困群体自身发展能力,促进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其“开放式、造血式”的扶贫模式对于改变欠发达地区的“久扶不脱贫”困境有着相当的优势。产业扶贫通过以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升级、构建产业化经营体系为总抓手,以培育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四位一体”新兴产业主体为对象,以企、农、社合作联合和构建产业发展模式、企农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以支持社会化服务和项目技术支持服务为支撑的路径和方式,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技术、提高产业增效增收、建设稳定脱贫产业,构建产加销、种养加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东西部扶贫协作需“互补共赢”
记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要求,“健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力度,建立精准对接机制”“东部地区要根据财力增长情况,逐步增加对口帮扶财政投入,并列入年度预算”“启动实施经济强县(市)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携手奔小康’行动”。中西部广大县域财力薄弱,迫切需要东部经济强县倾力扶持。您如何看待“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西部,尤其是四川县域可从哪些方面着力?
杨颖:去年底,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