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第8期:当代县域经济
精准施策 啃掉县域脱贫“硬骨头”

专家名片
杨颖,经济学博士、工学博士、教授,现任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副校(院)长、硕士生导师,同时担任四川省经济学会副会长、四川省资本论研究会会长、四川省委宣讲团成员。主要从事资源产业经济、领导科学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先后在各类报刊公开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全球价值链下四川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等多部学术专著,主持多项部省重大研究课题。


“四川制定了‘五个一批’行动计划,提出了‘五大扶贫机制’, 确立了‘五大政策体系’, 强化了‘六大保障举措’, 发出决战全面小康的动员令,吹响全力精准扶贫的冲锋号。”杨颖说,这些都为新阶段四川扶贫开发攻坚提供了行动指南,四川一定能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精准脱贫须多元发力
记者: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在中西部,尤以西部广大贫困县域的脱贫为难点,剩下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颇具针对性。贫困县域应该如何围绕方略精准发力?
杨颖: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明确的贫困人口还有5000多万,这5000多万的贫困人口也一度被形容为“难啃的硬骨头”,而这些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贫困县域。贫困县域的脱贫,是中央提出来在“十三五”期间要使所有的扶贫县彻底摘帽的关键。贫困县域脱贫,尤其要注重精准,包括扶贫对象的精准、脱贫战略的精准等。
——摸清底数,精准滴灌。“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识别脱贫对象是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最基础、最根本工作。只有精准识别脱贫对象,才能更好地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精准是指向,是基础,是根本。贫困县要摒弃“摊大饼”“撒大网”的做法。一是建立有效的识别机制,诸如组建工作队深入农村进行深摸排,对贫困人口进行登记造册、建档立卡等,进行精细化管理。二是确保精准滴灌,建立“帮扶到户”的工作机制,实行贫困户“一对一”“点对点”“一帮一”“一帮 X”的结对帮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三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脱贫状况,随时更新脱贫信息。
——盯住短板,斩断穷根。贫困总是基于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造成贫困的原因也多种多样。精准脱贫,需要盯住短板,找出致贫的根本原因,采取针对性的举措,力图斩断穷根。救济不是根本,开发才是根本,这恰如俗语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那些有发展能力的人来说,给房给粮,不如教他们种地盖房。让老百姓真正摆脱贫困,还是得靠产业带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才能真正造福百姓,富裕的生活才能天长地久。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