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第7期:当代县域经济
罗江县:扶贫产业园趟出“造血”新路

又应在村上的哪个位置发展?选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特色产业后,又该如何让贫困群众受惠呢?
为了选好产业、选对地质、选准模式,镇村两级联动,走遍了龙王村的每一寸土地,终于在后山梁子上发现有260亩集体所有荒地,因为土壤贫瘠不能进行传统农作物的种植。邀请农业专家进行土壤测试后,发现这片土地恰好适合栽种罗江县本地特产——贵妃枣。平整土地、购买枣苗、引进技术……2015年9月下旬,龙王村贵妃枣扶贫产业园项目正式启动。

荒坡上长出幸福
短短几个月,龙王村贵妃枣扶贫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曾经的荒凉荡然无存,走在平坦的乡间小道上,一棵棵青绿色小枣苗迎风成长,孕育着致富的希望。
记者在园区看到,还不太高的小枣苗下,映衬着的也是绿油油的一片,那是套种的蔬菜。
“因为种植贵妃枣见效慢,一般都要两三年才会挂果,那么这前面两三年就没有产值收入,为了弥补这个短板,镇村经过研究决定在枣苗下套种见效相对较快的蔬菜产业。”慧觉镇副镇长张述勇说,这样土地也可以得到有效利用。言谈之间,可以看到他对这个创意颇感自豪。
“枣子加蔬菜”的种植模式也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龙王村更与国家级示范专合社略坪蔬菜种植专合社合作,采取包种苗、包技术、包回收的模式套种蔬菜,解决贫困户前期的收益问题。
龙王村3组的居民刘木贵今年已经58岁了,老两口唯一的儿子因精神疾病长期卧床住院,留下一个上小学五年级的孙子,家里还有一个80多岁的老母亲,一家人生活过得很是艰辛。往年,他总是想着法子出去打工,辛苦不说,挣钱也不多,随着他年纪渐大,越来越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听说村子里建了扶贫产业园,要实施精准扶贫,刘木贵就自主申报,经过村民公评通过了贫困户的判定,自此他就开始了每天去脱贫产业园劳作的日子。从早上八九点到下午时间,劳作8小时,一天可挣60元,他和妻子一起上工,每天就能挣到120元,就是比起他外出打工也不差。
龙王村只是罗江县创建扶贫产业园的一个缩影,在慧觉镇的明月村、二龙村,都采用了这样的方式,因村不同而因地制宜建立起了柑橘产业园等。
距离罗江县城最远乡镇之一的新盛镇,在建和已建的扶贫产业基地有6个,包括莲藕、柑橘、普桑、蚕桑等产业,分布在老君村、金铃村、宝镜村、白善村以及苏桥村等贫困村。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