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第5期:当代县域经济
县域城镇化的调查与思考

块带动、项目驱动、强企推动,增强“五大组团”“三大板块”对农村的辐射效应。到2015年,辐射区域达到450平方公里,占龙口市总面积的50%以上,承载龙口70%的人口、90%的生产力。
——找准产业发展着力点。龙口市坚持政府、企业“双驱动”,内资、外资“双突破”,重力推进城建、加工制造、临港、农村、旅游、服务六大产业,突出抓好龙头带动、劳动密集、高端前瞻型三大类型企业集群建设。重力推进“八突破”:发掘海岸优势突破造船业,发掘港口优势突破石化工业,发掘汽车部件优势突破整车生产,发掘滨海优势突破休闲度假,发掘“善经商”优势突破特色商贸,发掘徐福故里、丁氏庄园优势突破名人文化品牌,发掘路网优势突破生态绿带,发掘新区优势突破中心城市。近年来,龙口市每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0户以上、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万人以上,各类企业已吸纳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0%以上。
——强化民生保障。龙口市突出六项保障,以农村“六有六保”为目标,即少有所教、壮有所为、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病有所医、闲有所乐,全面强化义务教育、就业用工、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卫生医疗、五保供养等六项保障措施,实现“六通五化四改”,每年以“惠民利群”十件实事为抓手,突出抓好事关民生大计的社会事业。
——完善制度环境。为确保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龙口市创立了“三个创新”的工作机制。一是政策创新。重点围绕促进农民就业、改善社会保障、农村文化体育建设、基础设施及农民新居建设等方面制定推进文件、确定优惠政策,力求在短时间内突破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因素。二是考核创新。加大城乡统筹建设在岗位目标考核中的分量,从而把各级干部的精力聚焦到县域经济发展上,干劲汇集到城乡统筹建设上。三是制度创新。积极推进城乡户籍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和城乡发展要素互补互动等领域的改革创新,加快形成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的体制机制,迅速掀起城乡统筹新热潮,推动一体发展大突破。

思考与启示
——推进县域城镇化,必须统筹规划。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内容涉及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既要有制度保证,又要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必须通盘考虑,统一规划,要从“城市规划”转向“城乡统一规划”。龙口市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制定了城镇化发展战略,其发展规划全面详细,有重点、有步骤,目标明确,措施可行。为保证战略规划有效实施,他们还制定了相应的监督评价体制,齐抓共管,强化了城镇化的组织保障。龙口市的这种做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推进县域城镇化,必须尊重民意。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最根本的是使农民得实惠,使城乡经济社会得到协调发展,使城乡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因此,推进城镇化,要尊重民意,要从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尤其在征地、村庄规划、拆迁等问题上,要充分保护农民的生产生活权益,决不能搞强迫命令,做损害农民利益的事;要自觉接受农民群众监督,保证他们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要注重调动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在城镇化过程中,龙口市提出“无震荡”推进原则,把城镇化过程变成群众受益的过程、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支持。
——推进县域城镇化,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推进城镇化要注意把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结合起来,使之发挥协同作用。一方面,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和动员公共资源,投向外部效应比较大、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领域,使城乡居民在收入差距、社会保障、发展环境、就业机会、公共服务等方面逐步实现一体化。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打破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实现城乡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