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第2期:当代县域经济
浅析银行承兑业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有效查核票据真实性
前文中已对假冒、伪造或变造票据的危害进行了阐述。目前,农信社在贴现业务中主要依据人工识别和查询查复交易对票据的真实性进行核查。从现场检查情况来看,并不能有效辨别票据真伪。查询查复单上只是说明承兑行是否开立与查询单注明日期、金额、收款人、汇票号码等内容相同的银行承兑汇票,是否有他行查询、催收、冻结、止付等信息。一旦犯罪分子掌握了承兑汇票以上信息,就能复制出让查询查复系统失效的票据;而人工识别只有一张《票据核查真实证明书》,证明书只有结果,并未证明票据核查的细节情况。
若是央行或银行业同业中建立一套票据流转系统,详细记录票据在银行业内转让、查询行、查询目的、贴现行及票据现状等信息,防范银行同业对伪造票据或已贴现但被盗取票据进行贴现而形成损失。在银行同业未建立更有效票据查验系统前,笔者建议对本系统内查询查复进行更详细规范,尤其要明确查复行应对此前的查询行为、查询行进行反馈,防止一票多贴风险的发生。
在票据的识别与审核方面,应在票据要素、各个票据行为尤其是背书的规范性、有效期限等多方面严格把握票据的有效性。

避免卷入票据纠纷
在承兑业务中,承兑银行的付款承诺是针对所有持票人,承兑汇票在外部流转引发的争议并不增加承兑银行的责任。如前文中对前手票据纠纷的可能性和风险阐述,依据票据无因性的基本属性,一旦贴现申请人是依法善意取得票据的,则其票据权利将不受前手瑕疵持有票据的影响。笔者建议采用如下方法防范降低该类风险:综合客户既往资信情况办理贴现业务,克服盲目信赖贴现业务低风险心理误区,从严审核新客户或外部关系人临时介绍引荐的贴现业务;严格依法审核贴现申请人与前手的交易合同及合同履行证明材料,确实排除贴现申请人非法取得票据的任何可能性;少办理或不办理经过多手交易流转的汇票贴现业务,因为繁多的流转当事人相应加大了该票据因基础交易或票据转让而引发争议或诉讼的可能性,最终影响贴现银行按时实现票据权利。

职责分离 强化管理
在承兑汇票业务中,重点是要实现银行承兑汇票的会计记录与实物保管适当分离、银行承兑汇票的审批与实物保管适当分离、银行承兑汇票的稽核检查与实务保管适当分离。
完善内控制度,严格按程序审批和办理贴现业务,杜绝“先贴现再补议”的现象,杜绝自己承兑又自己贴现的行为,要求申请人提供真实的交易合同和增值税发票确保汇票的真实贸易背景,防止滚动承兑和贴现进行长期融资。
目前,资中联社开办的主要票据业务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票据贴现两种,这两种业务分别从2013年、2007年开办,当前余额分别为15770万元、5854万元。作为企业的一种货币性实物资产,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潜在的风险固然客观存在,但只要严格执行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从引发票据风险的根源上进行监控,重点加强对承兑和贴现两个过程的主要风险点的控制,积极规避银行承兑汇票流转环节显现的风险,将有效遏制票据业务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促进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又好又快发展,银行承兑汇票就能够成为一种安全的支付和融资工具。
(作者单位:四川省资中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