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第2期:当代县域经济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的罗江实践

广集民智。坚持阳光问政纳民谏,通过“阳光政务”电视问政,邀请群众问政作为不到位、问责不作为,以群众监督倒逼干部主动作为。
——坚持实事惠民。坚持每年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群众意见建议中,筛选群众反映最多、意见最大的10个问题,列为县委、县政府的“十大民生实事”,集中全力攻坚解决。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农田水利建设、道路交通建设、棚户区改造、公园广场建设、扶贫攻坚等实际问题。严肃查处办事不公、优亲厚友、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等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引进第三方机构,开展“幸福指数”测评。
——坚持改革利民。先行试点以取消医药加成为重点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开展“县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试点,创新“家庭式医生服务”模式,医生农户结对开展医疗服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服务重心下沉。建立学校联盟、教师“县管校用”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机制,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推行涉农项目“民办公助、村民自建”模式,让农民在项目实施中获益、增收。

建立一套机制:
网格管理、基层民主
——网格管理促进公共服务到位。着力推进综合治理重心下移,完善县、镇、村组四级“网格化管理平台”。整合网格员、代办员、志愿者,实行定格、定员、定责,切实履行好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处、社会治安防控等事务;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管理事项,下放到乡镇和社区(村)级网格平台,实行“村级受理、网上办理、全程代理”。坚持将法治、道德、综治、环境治理等工作统筹推进,打造“五型院落”(平安院落、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