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第2期:当代县域经济
农村,产业融合与供给革新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现代化,需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旅结合,绿色协调发展。”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所所长廖祖君说。
龙头企业是带动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优势特色产业带,按市场规律办事、讲求经济效益,依靠龙头企业推动农业生产不断向优势区域集中,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引入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以特色农业为依托,农产品深加工也在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带发展项目支持茶叶加工企业在基地建设茶叶初制加工车间、泡菜加工企业就近建设蔬菜基地,原材料不再长距离运输,融合程度越来越深。在什邡,泡菜加工企业与蔬菜种植农户之间发展订单农业,做大泡菜产业;在崇州,农资、农机企业与合作社签订服务合同,多方共赢,都取得良性发展。
农村的“供给侧改革”,不仅要向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满足中高端农产品的需求,休闲观光农业及优美的旅游特色小镇也是发展方向。
农业与绿色一脉相承,与生态紧密融合,“十三五”期间,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理念正贯穿着农业生产的始终。雅安名山县的蒙顶山茶旅产业,剑南老街酒文化小镇,宜宾县川南藕乡……一二三产业融合,正让农村迸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四川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也在迅速推进,2016年,四川要建成6000个新村,贫困村“摘帽”2152个,并启动实施63个“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到2015年,四川已初步建成幸福美丽新村5123个。
产业融合,“幸福美丽新村”星罗棋布,农村“供给端”的变革,正在四川发生。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