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第10期:当代县域经济
“互联网+” 农信社的应对策略

廖显江
近日,四川省联社发布了一篇《“互联网+”落地我省农村 电商争抢我们农信地盘》的调研文章,充分说明“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迅猛落实以及“互联网+农村”对农信社业务发展的挑战和影响,那么农信社面对“互联网+农村”落地生根,应采取如何的应对之策呢?

农村市场仍是传统业务为主
农信社目前在农村市场尚停留在传统业务,充分发挥和利用互联网技术,仅表现在“助农自助取款点”“卡贷通”“网银”等较为普通的形式上,而使用这些产品的客户还仅仅是少部分,许多客户因传统习惯和文化水平因素等原因,在使用和认识上还需改进提升。而农信社的基础客户和根基在农村。
“互联网+农村”却强势入驻农村,甚至已落户安县(6月10日,安县政府同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已正式签署),比如阿里巴巴的“万村千乡工程”“京东帮服务店”,他们的支付宝、余额宝、B2B(阿里小贷)、B2C贷款(京东商城)、C2C贷款(淘宝网)就已悄然在抢走农信社的储源和贷款客户,而他们的贷款人群是以个人和小微企业为主要对象的网络客户,同时在消费、体验上就有质的转换,这样更会将农信社原有的一些客户的金融消费转移,导致农信社基础阵地客户逐步流失。
顺势而为 主动迎战
——农信社应积极组织强力实施“互联网+农村金融”计划。首先,农信社从上至下应充分认识和领会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行动计划”上升为国策,也是经济转型大势所趋。“互联网+农村”已悄然在抢夺农村金融阵地部分市场,农信社应充分发挥运用互联网,将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相结合。只有快速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商业逻辑,提高金融效率,丰富金融生态,给更多的金融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福利和便捷,才能留住和赢得客户资源,充分体现和发挥互联网金融特征,才能继续稳守农村阵地。
——农信社应及时加快完善自身电子银行平台的建设和网络渠道建设。农信社因业务迅猛发展,电子银行平台建设开发进度相对滞后,加之农信社产品相对单一,特别表现在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分析客户贡献、客户资信度,以及解决客户需求、降低客户成本的产品欠缺。平台建设分上、下层,从省联社层面上应加快电子银行大平台完善建设工程,基层层面在农村应进一步将渠道建设做实,合理布点,正确引导和服务提效。只有加快平台建设,加强产品开发,有良好的渠道功能服务支撑,才能解决好互联网金融的“社会参与度更高、客户服务口径更大”的特征。
——进一步做实深耕“三农”,提升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