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第10期:当代县域经济
访谈

成,川西交通次枢纽地位不断凸显;资源上,光热、水能、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98万千瓦以上,目前有瀑布沟、深溪沟两大水电站,总装机426万千瓦;太阳能、风能开发前景广阔,矿产资源储量、种类丰富,已探明铅锌矿、锰矿、磷矿等矿产资源33种。
此外,汉源还是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省蔬菜生产十强县、省水果生产二十强县,百里花果长廊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大渡河大峡谷、轿顶山360度观景平台、84平方公里的汉源湖远近闻名。农旅一体、一三产互动发展成效初显、特色明显。

“一二三四五”激活爆发点
记者:结合全省、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格局,请谈谈汉源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的思路与对策?
杨兴品:四川省委、省政府对县域经济十分重视,今年5月专门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雅安又专门召开了全市的县域经济工作会议。总体来说,目前全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正处于热火朝天、你追我赶、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良好态势。
针对汉源的实际情况,我们经过几年探索,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二三四五”的发展思路和对策。“一”即是围绕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这一个目标;“二”是指实现群众的幸福感、干部执行力两大提升;“三”是在移民工作、灾后恢复重建、经济社会发展三线作战;“四”即是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四大保障;“五”是指加快构建沿线经济、园区经济、库周经济、城镇经济和流域经济“五大经济板块”。
同时,采取措施狠抓工业经济,在培养支柱产业上下功夫,特别是水电、有色金属、建筑建材、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农业方面,主要以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为支撑,实现有机发展、无公害发展、生态发展,进而形成“5+2+3”10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即:五大水果基地、两大干果基地、三大蔬菜基地,支撑农民致富。旅游方面,利用好汉源的历史文化优势、自然风光优势,并依靠发展起来的农业,搞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使县域经济发展找到新的结合点、爆发点。

转化优势 建设幸福美丽新汉源
记者:未来,汉源发展县域经济的规划和构想是什么?
杨兴品:县域经济是构建多点多极支撑的底部基础。汉源的县域经济发展必由之路还是得自救,依靠“工业强县、农业富民、旅游兴县”的发展思路进行。 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危机意识。同时,紧紧围绕雅安市委“打硬仗、补欠账,实施后发追赶”工作部署,坚持“一个目标、两大提升、三线作战、四大保障、五大经济板块”思路,抢抓灾后恢复重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全域纳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机遇,夯实县域经济底部基础,力推县域经济升级,努力将汉源建设成川西南山区经济强县,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未来,在农村经济方面,要按照“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效益化”发展思路,突出发展花果、花椒、花卉“三花”经济;工业经济方面,坚持规划引领,科学规划建设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甘溪坝工业园和以有色金属深加工为主的万里工业园,着力打造百亿工业园区;旅游开发方面,进一步完善全域整体规划,加快花海果乡4A级旅游景区、轿顶山、汉源湖、古路村等旅游资源转化,坚持农旅一体,促进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特色农业观光旅游深度开发。
汉源的县域经济发展既有压力又有机遇,要坚持错位发展、优势转化,特别是要结合五大基本县情,转化政策、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抓转化上下功夫,并以转化为引领,以抓机遇为支撑、以干部作风为保障,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努力建成幸福美丽新汉源。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