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第10期:当代县域经济
典型案例

雅攀蒙顶山茶产业园区的核心企业,标志着名山区在立足茶产业的工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富民或富区,实质是发展路径选择的问题。在今年的雅安市县域经济工作会上,名山区推出了茶马古城、克鲁尼公司两个亮点。其中茶马古城代表的是以茶文化、茶旅游融合发展的城市经济综合体;克鲁尼代表的是未来茶产业附加值提高、茶产业链延伸的发展方向。立足茶的资源优势,把茶产业做深做精做强,延伸茶产业链,力争富民与富区一齐实现,这便是名山区的现实选择。

“茗都”的专精尖之路
驱车行进于名山区的盘山公路中,只见遍布山峦、层层叠叠的茶田里,每隔一两米的间隙,便会插上一块大过手掌的明黄色的纸板。原来,这一块块的硬板具有粘性,为的是捕捉茶树周边的昆虫,减少甚至取消农药使用,保证了茶叶的绿色生态。这仅是名山区科技育茶的一项小措施。
名山区的中峰万亩观光茶园距城区20公里,是四川省唯一的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场的所在。沿着分隔茶田的水泥路行走,可看见各种品种、形态各异的茶树在这里生长。负责人介绍说,这里正逐步建成中国西南最大的良种茶苗繁育基地和基因库,并选育出了“名山白毫131”“名选213”两个国家级茶树良种。
高科技的规模化茶园不仅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可观的就业途径和收入,甚至通过传授科学育茶经验,实现了普通农民向科技人才的转变。据了解,名山区茶叶种植户作为经验人员被外省茶园请去指导,已是非常普遍的事了。
作为首批重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名山区还将建成集科研、培训、加工示范、田间管理为一体的雅安市现代茶业科技中心,建立茶树优质资源圃和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园,开展全国茶树新品种区域试验及自选优良单株品比试验,为蒙顶山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引领四川乃至西南茶叶产业科学发展。

茶旅游在县域优势中崛起
“扬子江心水,蒙顶山上茶”,这是千年来名山茶的品质与历史文化厚重的积淀。
正在争创国家5A级景区的蒙顶山,是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和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两千多年前西汉,茶农吴理真便开始在此驯化野生茶树,开启了世界上人工种茶的历史。蒙顶山茶成为皇家贡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遗迹和珍稀茶种,茶文化旅游成为名山区一张闪亮的名片。
名山区提出 “一山两湖三园”的构想。一山:蒙顶山;两湖:百丈湖、清漪湖;三园:中峰万亩观光茶园、双河骑龙场万亩生态茶园和万古红草坪万亩生态茶园,一个西部顶级的茶文化旅游圈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涌进名山。
名山区还创新提出了“茶家乐”的概念,每到采茶季节,都市里的人们便驱车前往乡村茶园,除了可以品尝新茶和以茶入菜的佳肴,还能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
茶叶产业品牌化或许是名山区亟待攻破的难题。“蒙顶山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品牌价值达15.34亿元,位居四川省第一。“蒙顶山茶”“蒙顶”和“蒙山”三个品牌,是名山区茶业基于蒙顶山而获得的全国驰名商标。
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近年,依托茶马古城和中国茶叶西南交易中心的建设,名山区规划打造西南乃至全国茶叶主要集散地之一;以雅安蒙顶山茶叶交易所为平台,加快推进茶叶电商市场建设,使之成为推进名山茶发展壮大的重要载体。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