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全部输入服务平台的软件系统,采用电子商务模式,撮合交易,竞价成交。逐步把众多资产变成众多交易的卖方。另外要探索如何吸引更多买方入场。上述抵押方就是大买方。
试验农民自主参与城镇化的六策略
——农民自主参与城镇化从建设公租房与老年公寓等入手。市、县的城乡结合部是人口与产业的净流入区。新增人口与产业人口的公租房需求旺盛。而政府解决保障房供地指标又紧张,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出面牵头建设公租房,只“租”不售,是合乎现行法律的。这类有市场的“物业”,很适合现在四川省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平与能力。
老年公寓有类似性质。社会养老已是突出问题,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宅基地),以及丰沛的40、50劳动力资源,以展产业化养老公寓,大有可为。
——允许城郊结合部的镇村组,在集体建设用地上,有序规范发展小微企业园区。应该给无污染的都市型产业的小微企业开个租厂房的口子。南海区与北京郑各庄,其实都是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灵活性,把地“租”(或入股参与)给企业,发展起专业镇、产业村的。当然这类小微企业用地,仍要适当集中,规范管理,但即使在农业镇乡,也要允许办点“小微企业园区”。
——把集体建设用地中的经营性用地纳入“三旧”改造,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加快城镇面貌更新与产业升级。一方面出台政策,激励村民与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性,把零星分散土地集中起来统一开发。通过拆除或改造旧有建筑,把不同集体经济单位的地块连接起来,实行统一规划与引进项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变建筑密度、容积率和完善配套设施、增加绿地面积等规划方式,加快城镇更新。同时,在改造过程中,淘汰落后的无证黑作坊,引导其转型升级或腾出空间引进档次更高项目或企业。
——允许并鼓励集体建设用地进入PPP项目。PPP是Public-Private-Parttnership的缩写,即公私合作模式,是指政府、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形式。城镇化进程必然会带来对道路、桥梁、环保、公园、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地方政府构成极大的资金压力。PPP模式对于盘活庞大的社会闲置资金,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的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政府投入效率的价值。
——加强对农民的“金融武装”和“资本武装”。
——筹建“农村土地储备中心”,为建立“农村土地银行”作好准备。土地银行是指以土地为标的物进行抵押、转让、借贷等业务的银行。通常指经营土地存贷及与土地有关的长期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从国际经验看,土地银行的建立是国家实现土地制度设计的最终解决方案。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土地银行的主要业务范围是提供土地抵押贷款和发行土地债券,主要服务是农地。我国土地银行尚待建立,但必然会有资源的公有属性,效率的市场特征,效益的全民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