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第10期:当代县域经济
专稿

支撑,加大物流组织形式创新力度,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建设一批物流市场和物流产业园区,加快构建第三方物流体系,推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实现凉山物流业更好更快发展,使物流业成为凉山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依托西昌区域性交通枢纽优势,瞄准成都、重庆、昆明三大城市经济区,以成凉工业集中区为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加大对传统物流设施和物流企业的转型提升、整合重组、培育建设力度,构筑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信息平台,建成交通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网络等功能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提高现代物流业服务水平,努力把西昌建成川滇结合部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
——加快构建开放型城乡市场体系。准确把握当今生产要素流动新特征,大力培育和发展面向国内外、州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市场,促进资源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吸引更多市场主体把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到凉山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建立完善内陆沿边开放市场体系,推动重点商贸乡镇建设,加快建立“农商、农批、农超”对接平台,大力实施乡镇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大力推进城镇综合体、商圈、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和重点商品交易市场培育,努力打造功能更完善、覆盖更广阔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和城乡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商贸一体化发展。加强市场运行监测监管,实施好国家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切实强化市场监管,依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优化对外开放环境 打造发展新高地
——营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加快建设法治凉山,推进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秉公办事,切实把开放型经济的管理和服务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依法保护投资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让外商外企放心投资发展。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为经营主体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凉山建设,建立健全外商投诉求助处理机制,严格控制和减少各种检查,依法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简化收费程序,接受社会监督。
——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加大开放型经济发展领导力度,加强对区域发展定位、发展布局的规划研究,制定涉及招商引资、要素保障、促进外贸、建设园区等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规范行政行为,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政务对接,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强化“超常规服务、零障碍推进”的项目服务理念,着力为项目投资、合作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优质服务,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增强机关办事透明度,着力打造诚信政府、阳光政务,不断增强对外开放的吸引力。
——营造才尽其用的人才环境。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建立经贸人才信息和交流平台,开展紧缺人才招聘和交流活动,激励和吸引精通外经贸业务、熟悉国际规则、具备较高工程技术水平和语言交流能力的中高级人才到凉山发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对全州开放型经济工作人员的系统培训,有计划地选拔一批优秀的干部充实到开放型经济发展一线。高度重视人才的管理和使用,加强既有人才、潜在人才和后备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真正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营造良好宽松的舆论环境。加大凉山对外宣传力度,统一制订外宣规划,利用各种传媒、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和塑造凉山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新形象。高水平制作外宣精品,突出抓好内陆开放型经济重点工作和凉山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发展环境等整体宣传推介。充分发挥网络在对外宣传上的重要作用,组织国内外有影响的媒体记者对凉山进行专题采访和宣传报道,充分利用火把节、彝族年及省专项招商活动、西博会等交流平台,扩大凉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